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要软硬兼施
近年来,岳西县依托资源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聚焦智慧农业,强化科技赋能,建设蔬菜大棚,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精准调控种植环境,搭配新品种与科学种植,实现农产品的错季生产与供应,有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安庆晚报》6月26日)
现代信息社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于农业发展而言,智慧农业是大趋势、大方向,而且大有可为。近几年,安庆通过政策研发、装备升级、科技助力,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大步迈进,农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车。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习近平总书记为智慧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安庆来讲,要更加注重科技和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赋能,为智慧农业发展配备强有力的“引擎”。让农业装备“硬起来”,既要借鉴他山之石引导农民积极主动投,也要运用专项补贴鼓励农民大胆投,还要通过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科学投,让无人机、农村千兆光网、一体化农情监测系统、遥感高光谱数据处理等新装备、新农机、新技术大行其道,推动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
打造智慧农业发展高地,“软服务”至关重要,这已经成为安庆绕不过的现实课题。一方面要构建科研服务体系,把实验室搬到地头,将论文写在田间,加强科研攻关,破解技术短板,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帮助农民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米”。另一方面,要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搭建“云端”信息平台,强化产销供给预警,全面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
在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安庆的实践来看,这几年立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科技特派员下乡、农民夜校培训等途径,积极教授农民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使其对手机APP、远程操控等先进技术学得会、用得上。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专项培训,共同迎接智慧农业的春天。
智慧农业发展天地宽,这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要坚持科技赋能、装备助力,软硬兼施、内外兼修,就能稳住“粮袋子”、鼓起“钱袋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