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托起1927名考生的“希望”

7月1日,贵州省榕江县杨家湾村,救援队通过冲锋舟向村里运送馒头、水、工具等物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当前,在洪水两次袭击的贵州省榕江县,1927名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进入最关键的阶段。为了托起这1927名考生的“希望”,帮助他们开启人生新阶段,很多人都在因此忙碌着。
7月1日上午,榕江县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吴光恒告诉记者,当前,榕江县4个高考志愿填报点的500余台电脑随时可供考生填报志愿。目前,在榕江一中、榕江三中、榕江二中及古州五小4个固定填报点,无论是电力还是网络,都有专人做好保障。
这两天是榕江县考生志愿填报的高峰期。吴光恒介绍,截至6月30日18时,806名学生已填报高考志愿,还有1121名学生待填报,其中,不少考生正在犹豫选择哪所学校和哪个专业,这些学生将于这两日集中填报志愿。
贵州高考志愿填报将于7月2日18时截止。为以防万一,7月1日上午,榕江县教育局发布工作提示,请考生在当日完成高考志愿填报。担心一些考生由于道路受阻等问题无法赶到固定填报点,榕江县教育局还对接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请其在各乡镇的网点加强网络保障,为这些考生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
洪水两次突袭这个小县城,让这届高考考生的志愿填报之路变得尤为坎坷。洪水第一次来的时候,正好撞上贵州省高考成绩查询首日,水、电、网以及部分道路中断,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及时查询成绩。第二次洪水来的时候,正是贵州省高考志愿填报首日。
“今年洪水太大了。”吴光恒说,在榕江工作20余年,他从未遇到过这么大的洪水。洪水第一次来的时候,70多名群众躲进教育局,被困了一天一夜。在此过程中,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不仅要调度全县所有学校的抗洪抢险工作,还要调度高考考生成绩查询等事宜,同时安抚群众。
学校最紧要的任务就是通知每一名考生。6月24日,洪水来的第一天起,榕江县第一中学高三(3)班的杨老师就一直守着手机,因为他要联系每一名学生,确认他们的安全,了解学生的成绩,为填报高考志愿作准备。然而,就在那天,当地网络中断,电话也时常没有信号,只能挨个给学生发短信。
一名在受灾较严重的榕江县兴华乡的学生一直没有音讯,杨老师通过各种群聊、动员班干部联系这名学生无果,又找到曾经在兴华乡工作过的熟人去联系,也没能成功。6月25日傍晚,当地网络好了一些,联系上这名学生时,他才松了口气。
今年,杨老师班里的44名学生,有40余名上了特控线,570分以上的学生约有20名,这个成绩让他非常满意。
吴光恒介绍,截至6月28日晚间,全县仍有13名学生未联系上,这些学生大多居住在受灾最严重的区域。这也把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和学校的教师急坏了。
6月30日17时许,兴华乡的干部和学校的校长亲自上门找到了最后一名学生。今天,这名学生来到县城填报志愿。
“直到昨天下午,每个人都通知到了,他们都已知晓要填报志愿。”吴光恒说。
从填报志愿开始,每天早上,杨老师都会准时到达学校,等着学生来,直到19时才离开。榕江县第一中学从电力、网络、学生饮食等多方面都加强了保障。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学校的心理教师一直处于待命状态,班主任随时关心学生的动态,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障他们能够安心填报志愿。
在此次洪水中,一些学生的家庭损失惨重。其中,杨老师班里一名学生考了560多分,他的父母在榕江当地开了几家床上用品店,洪水将店铺淹没,这名学生的父母正忙着“抢救”店铺。6月29日早上,这名学生来到学校,一直到16时许才离开。因为这名学生对报考志愿的问题不太了解,杨老师便在现场一直指导他。杨老师说,班里与这名学生情况类似的有好几名。
事实上,榕江县非常重视这些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台账每日都在更新。杨老师表示,每天12时、16时、22时,学校都要向教育局汇报考生填报志愿的进度,“保证不落下一个人”。
目前,杨老师班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已完成志愿填报。
“今天是填报志愿最关键的一天,不能等到明天。”7月1日早上,杨老师又通知了一遍班里没有填报高考志愿的学生及其家长,让他们抓紧填报志愿。他说:“要确保今天所有学生完成第一次的志愿填报。”
截至7月1日16时,榕江县已有1487名学生填报了高考志愿,未填报440人,无联系不上的学生。(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李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