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来的夜市
柔性管理托起工业园区“烟火气”
方兴路,安庆经开区一条满是工业气息的园区道路。这条路上白天厂房林立,显得严肃冷峻。但入夜后却是另一番景象:150米长的街道灯火通明,50多个小吃摊次第排开,油锅滋滋作响、炒勺叮当翻飞,刚下班的工友们围坐笑谈,将盛夏的工业园区变成温暖的“深夜食堂”,人情味、烟火气十足。
谁能想到,这条扎根于工业园区的热闹夜市,竟是从无到有“长”出来的。
江淮、雷萨、振宜……随着经开区的发展,圆梦新区内入驻工厂逐渐增多,职工之家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工友们。去年8月,黄华西结束在山东的漂泊,带着煎饼手艺回到家乡,在方兴路支起小摊。“四处‘考察’之后选择在这里,这边外地朋友多,他们喜欢吃杂粮煎饼、煎饼果子之类的。”盛夏之夜,他在路边熟练地摊着煎饼。他说,“生意还不错,每天营业额能有1000多元。”
失地农民方晓燕虽然已到退休年纪,同样也在夜市找到了新天地。她自学煎饼手艺,用自家种的小葱、生菜,食材鲜、成本省。每晚三四个小时,既赚零花钱,更收获街坊邻里的热络家常。“家门口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说。
夜市非天生井然有序。初期,摊贩随意占道、卫生杂乱等问题频发,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但主管部门没有“一刀切”式取缔了之,而是主动作为加以引导。
“我们科学规划摊位、明确经营时段,让烟火气与整洁有序和谐共生。”老峰镇综合执法队队员沈昊介绍,除了日常巡查规范秩序外,还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燃气安全检查,督促摊主做好卫生清理等工作。
“非常方便,而且丰富。”一位穿着振宜汽车工作服的工友一手捧着刚买的豆腐脑,一手提着凉皮和火腿肠,边吃边往班车方向赶,他笑着告诉记者,“我就住在职工之家,夜市就在楼下。这里的小吃价格实惠,品种也多,平常食堂吃腻了就在这儿换换口味,吃完就能坐班车去单位。”
灯火通明的夏夜里,轰鸣的工业机器声与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绘就出一幅产业发展与民生温度并存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