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脑瘫 与象棋结缘打开人生新“棋局”
储伟伟:在棋盘上与命运博弈
7月20日,在安庆市象棋协会举办的象棋公开赛现场,78名选手两两对弈,以棋盘为“战场”展开较量。其中一对来自岳西县温泉镇的母子参赛者引起众人关注。儿子储伟伟坐在轮椅上,靠着棋语让母亲殷岳霞行棋。经过一天七轮比拼,储伟伟以积分排名27名的成绩获得本次象棋比赛特别奖。
“这次能获奖特别开心。感谢象棋协会搭建的平台,我在这里结识了众多的棋友,棋技也得到锻炼和提升。”储伟伟表示。
母亲殷岳霞也深感欣慰:“象棋让孩子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带给伟伟的帮助。”
储伟伟在市象棋公开赛上获得的特别奖荣誉证书。
与棋结缘 迎接新的“曙光”
1995年,储伟伟出生在岳西温泉镇,被医生诊断为脑瘫。这给原本艰辛度日的家庭“当头一棒”,为了给孩子治病,全家四处借钱求医,但收效甚微。
“储伟伟由于脑瘫导致肢体一级残疾,手脚不能动,吃喝都要别人喂。”殷岳霞说,大人白天要干农活,没时间陪,只能把他放在家里,定时回家照顾。再大一点时,姐姐、堂哥就带着储伟伟一起玩,储伟伟第一次接触象棋是七八岁时。
储伟伟记得,棋子只有指甲盖大小,有红蓝两种颜色,棋纸是白底红线,中间有楚河汉界四字。“随后,哥哥姐姐教我认识了棋盘、棋子和行棋规则。其实,我当时是听得一知半解,可从此喜欢上了下棋。那时经常叫他们和我下棋,包括爸妈都经常被我要求陪着下棋。爸妈看我对象棋如此喜欢,就买了一本《象棋初学者丛书》,这本书让我对象棋规则更加明晰,还让我学会了行棋和记录棋谱的专业术语。”储伟伟说。
由于家人没时间陪储伟伟下棋,父母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他买回一台电脑,让他在电脑上下棋,这为储伟伟的人生打开新的“棋局”。
“电脑买回来安装好后,我如何控制鼠标又成了问题。我天生腿不能行,手也没有正常人的灵活。当时我的手控制不了鼠标,我为此很气恼。起初是堂哥、爸妈帮我控制鼠标下棋,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终于能勉强控制鼠标了。”储伟伟介绍,能控制鼠标后,他就经常在网络上下棋,还加入各种象棋群。
在网络上,储伟伟接识了很多棋友。鲍朝晖就是其中之一,他通过QQ联系上储伟伟,了解到储伟伟酷爱下棋以及他的家庭情况,几天后带着其他棋友登门教授棋艺。“鲍老师那天带了几位高手到我家来看我,和我下棋。不出意外,我一盘都没赢。不过,每一盘他们都给我详细复盘,耐心地给我讲解。陈志奇和王诗凯叔叔给我讲那盘开局的错误,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犯过。随后储晓岚老师对我传授了他师傅下棋的经验,主要是:下棋开局靠背谱,中局靠计算,残局要看书,知道什么是必胜、必和,累积经验。”储伟伟非常感谢这几位象棋路上的领路人,“他们对我的棋艺和人生都给予了希望的‘曙光’。我也因为这‘四方棋盘’离开了家门口的‘方圆百米’,如果没有象棋,这方圆百米的距离可能是我难以逾越的鸿沟,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母亲殷岳霞(中)在辅助儿子储伟伟(左)下棋。
与书为友 插上“隐形的翅膀”
虽然小时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学,但在学棋的过程中,储伟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我2017年正式开始了自学。在网上搜索各种免费的学习课程,下载了小中高的课程和电子版的课本。”
在学习过程中,储伟伟接触到了史铁生和海伦·凯勒的文章,被他们身残志坚的事迹深深感染,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学习的毅力。除了课程和教科书,储伟伟广泛阅读,在书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世界通史》《活着》《三体》《小王子》《红楼梦》……我在电脑上读完了这些电子版的书。”储伟伟说,接着又花一年时间,学习了《高等数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大学课程。
“学完这些课程并阅读了一些书籍后,我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但没有得到‘智慧’。这两个词看似意思相近,实则不然。知识是输入,智慧是输出。比方说,知识会让人生长出‘隐形的翅膀’,读得越多、羽翼越丰;智慧则能挥动‘隐形的翅膀’,‘使其如鲲鹏展翅翱翔天际’。”储伟伟感慨,知识或许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它改变了自己的认知和心态,因此他不再怨天尤人,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挥动“隐形的翅膀”,输出一些智慧。于是,他开始尝试写作。
储伟伟以“棋道修心”的网名发表了几篇原创作品,阐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自学之路,坦露心声的同时也不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我天生残疾,饱受冷眼,不知自由为何物,确是不幸。但我有很好的家人,通过象棋结识了很多棋友,也受到启发开始自强,这又是无比幸运的。”
多年的下棋生涯和自学经历,不仅让储伟伟汲取了智慧的力量,也让他在面对困境时多了一些通透和感悟。“对弈的结果无非‘输’‘赢’‘和’这三种。于我而言,‘和’,不单单是棋局上的和棋,更是人生中的‘和解’,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在下棋和比赛中,我遇到过很多强大的对手,输过、也赢过。但我知道,我最强大的对手是我自己,也叫做‘命运’,而我将会用往后余生与它对弈!”储伟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