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发展要走“以质取胜”之路
岳西县温泉镇后山村,这个隐匿于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正悄然蜕变,依托高海拔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清凉经济”,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打卡地。
(8月20日《安庆晚报》)
伴随着乡村游的“热辣滚烫”,民宿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并不断迭代焕新。
当前,人们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在增长,对民宿的要求不单单是简单的“食宿游”,还希望融入更多的服务内涵,创设更优的消费场景,实现从“一张床铺”到“一种诗意生活”的跨越。安庆民宿发展有着特色资源禀赋、优势地理条件,只要坚持集聚融合、文化赋能、创新为要,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就一定能把品牌打得更响、将附加值提得更高。
坚持“一宿一主题、一宿一文化、一宿一特色”,是民宿业创新升级的“不二路径”。经过多年发展,安庆涌现了一批主题鲜明、风格迥异的精品民宿。围绕农耕体验型、非遗传承型、民俗风情型等,要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和独有元素,突出高点定位、高标建设,把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历史遗存、民俗文化等融为一体,既在建筑风貌、内部装潢上彰显文化风韵,也在空间布局、功能设置上注重人文风情,还在活动策划、深度体验上展现国风国潮,让更多的游客在山水之间诗意地栖居。
注重融合发展,丰富产品供给,才能保持民宿业勃兴壮大。我市积极探索“民宿+”模式,“民宿+康养”“民宿+非遗”“民宿+农耕”等多元业态融合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要策应游客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将民宿与露营、派对、人文艺术、亲子互动等融合起来,加入手工制作、音乐派对、个性定制等,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路线、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延长消费链条,让游客“来得更多、留得更久、玩得更好”,实现“月月有新看点,年年有新增长点”。
保持民宿业“长红”,除了要颜值高外,还得服务优,以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赢得更好口碑。从标识标牌设置、免费网络联通等配套服务,到旅游规划、活动策划等贴心服务,到提供“后备箱”“伴手礼”等产品服务,细节入手、用心用功“宠客”,或将能成为越来越多人心向往之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