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再生稻丰收粮满仓
8月21日,在长岭镇玉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再生稻种植基地里,多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在金色的稻浪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声,沉甸甸的水稻被整齐地割下,经切割、脱粒,装满稻粒的收割机驶向田埂边,装入运输车辆。
近日,望江县长岭镇9000余亩再生稻迎来了头季收割期,广袤的稻田里一片金黄。“今年种植的再生稻长势非常好,头季亩产预计能达到1300斤。”玉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启田说,“头茬稻不仅成熟期比往年提前近一周,而且颗粒饱满,品质优良。头茬稻收割后,我们会立即灌水、追肥,促进稻桩萌发新芽,争取二茬产量再创新高。”
再生稻头季稻收割后,留下一定高度的原稻桩,经过科学的水肥管理,稻茬就能重新发苗、结穗,实现“一种双收”。种植再生稻,既能增加粮食产量,稳定粮食产能,又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长岭镇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广大农户种植。全镇种植再生稻9000余亩,预计总产量近8000吨。为了保证再生稻的产量和质量,农业技术人员在育秧、机插机收、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通过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再生稻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今年的再生稻整体结实率高,没有明显病虫危害,为再生稻第二季的稳产打下了扎实基础。”长岭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林良文说道。
近年来,长岭镇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再生稻等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接下来,当地农户将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及时对收割后的稻桩进行管理,为再生稻二茬的生长做好准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