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观区->正文

“四化同步”着力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水平

  今年,大观区委社会工作部、区非公工委紧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揭榜解题”攻坚——“两个覆盖”质效提升研究项目,聚焦破解“党组织组建率提升、作用发挥强化、长效机制建立”三大核心难题,以商圈楼宇和园区为主战场,创新实践“四化”,全力推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深度转变。

  体系化筑基,织密组织网络实现“有形覆盖”。全域摸排建账,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管、网格员等力量,对辖区内2个核心商圈(菱湖、八佰伴)、1栋楼宇(汇峰广场)及1个园区实施“分块划片”拉网式排查,建立详实动态台账,共摸排商圈楼宇个体户175家、“三有企业”38家,其中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数26家,覆盖率达68.2%;园区48户企业中,推动符合条件的22家企业全部实现单独组建党组织。分类推进党建,在菱湖商圈,探索“社区+商圈”模式,依托社区21个网格党组织,组建“菱湖商圈党建联盟”,凝聚党员力量服务群众。在八佰伴商圈,吸纳八佰伴商贸有限公司为街道大党工委成员单位,推动八佰伴党支部与街道党工委和碟子塘社区党委务实联建,联合开展活动20余次。园区层面,围绕企业核心任务设立15个党员先锋岗、划分6个党员责任区,开展园区企业专题培训23场次,覆盖党员职工1000余人次,选派8名党建指导员“一对一”帮扶企业。

  协同化赋能,整合资源要素激活“发展引擎”。整合多方力量精准赋能,精准滴灌发展需求:在菱湖商圈,通过亮牌“友好商家”、优选“党组织推荐放心店”、推广“红色积分”等方式,联合“两新”组织、商户及驻区单位30余家,引入爱心商家23个,激发商圈活力。在汇峰广场,建立街道领导班子领导结对企业服务制度,不定期走访企业,以党建创新、党建引领为突破口,解决企业自身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八佰伴商圈,整合人社、人才发展中心等部门力量,定期举办就业招聘会,提供闲置资源招商、企业招工等商务讯息20余条,实现属地、行业、企业资源联动。园区依托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汇聚产业链力量,立足环保涂料、智能制造等2大产业链条,建立省级智能工厂1家、市级智能工厂4家,协调解决融资、注册等问题21件,为产业集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品牌化引领,打造特色阵地深化党建内涵。着力塑造特色党建品牌发挥示范效应,深化菱湖商圈“红立方”党建联盟品牌,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常态一季一议、要事一事一商”机制,推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汇峰广场倾力打造“汇聚力”楼宇驿站建设党建书屋、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企业家沙龙等特色活动10余场,培育党员先锋岗、示范岗10余名,带动50余名党员职工参与辖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非公党组织的战斗力。园区聚焦链上产业党建共同体,强力推进在建1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并高效运营“红色驿站”3个,集成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12类精准化服务,累计惠及企业员工超3000人次,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暖心港湾。

  社会化治理,动员多元主体推动“有效赋能”。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广泛动员多元力量参与。在菱湖商圈,成立“与邻同行”新就业群体志愿者服务队,吸纳快递、外卖小哥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反馈垃圾积存、外墙脱落、道路破损等治理难题20余个,开展清洁家园等服务30余次;建立积分奖励机制,累计吸引2000人次参与,兑换积分900余分、实物200余种。在汇峰广场,推动社区党委与非公党支部“手拉手”,通过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模式,带动企业党员融入群众服务。园区建立“政务服务+园区服务”一体化机制,企业入园即发放温馨提醒通知书,提前告知审批流程;联动十里铺乡、大观控股等部门,为项目落地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贯穿全周期、覆盖全流程的坚实保障。


(全媒体记者 付玉 通讯员 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