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品别乱丢 全市设立了83家定点回收点
老百姓家庭用药安全有保障
“您这盒药保质期到2024年6月,已经过期一年多了,我们帮您登记后撕破药盒,避免被他人捡走误用。”9月13日上午,集贤南路国胜大药房的过期药品回收点里,质量部经理宣自萍正耐心向市民解释。她左手按着台账本,右手拿起一盒感冒灵颗粒,指尖在包装上的保质期处反复确认后,用专用登记本逐项记录药品名称、批号、过期时间等信息,同时将药盒沿封口处撕开一道醒目的裂痕,放入一旁的“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箱”内。
“家里攒了几盒过期的感冒药、退烧药,扔了怕污染,留着又没用。”市民江艳萍告诉记者,如何妥善处理这些过期药,一直让她很苦恼。这次出门买药时,恰好看到药店有回收箱,便赶紧把家里的过期药送了过来,“核实日期、登记信息、撕盒装箱,整个回收过程不足5分钟,且无需任何费用,方便快捷。”江艳萍赞道。
宣自萍告诉记者,自从设立了过期药品回收箱,经常有市民来送过期药品。“我们都严格按‘先检查、再登记、后收纳’的流程来,哪怕市民只送一盒药,也要把信息记全。”宣自萍边说边打开回收箱,记者看到,箱子里的过期药品种类不一,抗感冒、解热镇痛、呼吸系统等相关药品,有的刚过期,有的已经过期两年多。
为规范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理,引导群众合理、经济用药,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统筹布局,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83个定点回收点,覆盖至各县(市、区)的零售药房、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处理过期失效药品。
“很多市民不知道,过期药品的危害远不止‘药效失效’这么简单。”大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股股长李沈君说,“过期药品里的有效成分可能分解出有害物质,误食容易加重病情。随手扔丢弃,药品里的化学物质会渗进土壤、流进河里,污染环境。更危险的是,若被不法分子回收重新包装再次流入药用渠道,将会给患者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
那这些过期药品将如何处理?
“回收的过期药品不会在基层积压,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李沈君说,他们按照市场监管部门要求,积极开展“清理家庭小药箱”过期药品集中回收活动,每个回收点都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的药品回收登记,由属地市场监管所负责监督指导,定期整理、封存市民投放的过期药品,送到有环保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不产生二次污染。
记者了解到,此次集中回收活动持续至本月底,后续将转为常态化开展过期药品回收工作。“我们倡导大家购药时根据家庭实际需求‘适度适量’,避免因囤药导致过期浪费;建议每3至6个月整理一次家庭药箱,及时清理过期、变质或标签模糊的药品,若发现过期药,可就近送往定点回收点,切勿随意丢弃或自行服用。”市市场监管局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汪飞表示,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持续推动家庭过期药品规范处置,让安全用药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