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这一年】文旅融合 宜城景新
长江奔涌,千帆竞发;皖山巍峨,文脉千年。2024年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一年来,安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73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834亿元;规上文化企业177家,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94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4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3%和6.11%。文旅产业已成为安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传统文化焕新彩
今年国庆假期首日,晨曦初照,六尺巷内已是游人如织。这条因清代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而闻名的百米小巷,如今已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我们特意来这里感受礼让文化。”来自南京的任嘉盛一家漫步在青石板路上,驻足在诗画照壁前说。
巷子深处的“人世间时光小院”里,桐城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们正在指导游客拓印“礼让”二字。来自杭州的青年游客卢永华正小心翼翼地滚墨、铺纸、拓印。“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文旅体验也丰富,我会把这次旅游经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他说。
2025年1-9月,六尺巷景区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4倍。
当天,安庆城区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老街上,老字号里游客早已排起长队;非遗手创馆内,银器工匠正在精心打磨一件传统饰品……目前,该街区引入了57家文化业态,其中非遗项目12个,老字号8家。2024年,该街区客流量突破700万人次,今年以来,游客量近500万人次。
今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成功举办,这也是安庆第九次举办展演周。这一年,安庆持续活化“戏曲名城”活力,推动黄梅戏文化传承发展。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抖音平台吸引136万粉丝,线上演出观看量破亿;“再芬黄梅·小辞店”将戏曲与咖啡文化融合,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艺地标……从街角的戏台,到剧院的舞台,再到“云端”直播,黄梅戏的舞台越来越大。
这一年,安庆市不断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深入实施文物保护提质和文化活化利用创新行动。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建设二陈读书处修缮、赵朴初故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文保项目。薛家岗考古遗址公园今年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为安徽唯一。建成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1个、非遗工坊7个,其中痘姆古陶非遗传承基地共吸引36个国家和地区60万人次参观考察,成为我市非遗技艺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
创新融合动能足
今年,在天柱山东关景区,总投资7亿元的提升工程让沉睡二十年的奇峰险壑重焕光彩。龙潭河索道横跨云海,1352米悬崖栈道如游龙盘崖,游客行走其上,既能体验“壁虎贴崖”的惊险刺激,又可饱览云海变幻的奇观。东关新游线开放后,景区1-9月接待量同比增长65%。
集贤时空文创园里,昔日的白鳍豚水泥厂焕发新生。桩坑艺术馆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遗址,现代艺术装置与斑驳的厂房相映成趣;民居场景馆里,老职工宿舍变身怀旧主题民宿,留下了时代记忆。“我们保留了4.7万平方米老厂房,去年试运营以来接待游客73万人次。”园区副总经理曹燕说。今年国庆开放的二期工程,打造了1.5公里空中艺术走廊,串联18个主题艺术空间。
在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的“种棵树”观亭非遗体验馆,负责人汪国峰正在向游客介绍黄梅戏道具制作工艺:“我们转化传统技艺,开发兼具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的产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该馆打造集文化展示、休闲消费、研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业态,成为青年群体的文化网红打卡地。
民宿经济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潜山市龙潭乡,白墙黛瓦的双栖民宿隐于竹海。“我们充分尊重传统建筑肌理,让游客住进风景里。”业主石杨说。在岳西县石佛山居民宿,游客可以清晨采茶、午后学制茶,傍晚品茗观云海。“去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旺季入住率超90%。”该民宿负责人冯金波介绍。
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等级民宿11家,皖美民宿89家,2024年民宿带动旅游收入8.9亿元。
数字技术的融入,为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这一年,安庆打造“微短剧+文旅”模式,目前已有70余家相关企业进驻安庆。在桐城影视产业园,《六尺巷故事》微短剧开机拍摄;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安庆心宿”小程序实现一键预订、智能导览,让旅行更便捷……
这一年,安庆市持续推进文旅业态更新升级。提升传统景区能级,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天柱山东关新游线每日最大承载量从3.6万人提升至5万人;五千年文博园相继打造“梦幻夜游节”等近10个优质夜娱活动品牌,逐步成为安徽夜游打卡的必选项之一;集贤时空文创园、大南门特色文化街、小辞店文化艺术体验馆等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
惠民富民结硕果
在宜秀区白泽湖乡龙华村,今年的“小小农场主”农耕文化节热闹非凡。孩子们卷起裤腿下田插秧,在泥塘里捉鱼钓虾,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带孩子体验农耕文化特别有意义。”游客汤淑芬说。据了解,该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220户群众就近就业。
太湖县栀子花岛260亩栀子花盛开时宛如雪海。同时,栀子花岛还打造集种植观赏、旅游休闲、美食体验为一体的热门打卡地,预计今年鲜花采摘产值达40万元。
这一年,安庆市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精心打造“安庆心宿”民宿品牌,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发布全省首个民宿地方性法规《安庆市乡村民宿促进条例》,民宿数量和品质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岳西县石关乡“一宅两院”民宿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交流,第十一届全国民宿大会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安庆举办。牛草山、大别山雾里云间轻奢露营地、痘姆南北咖啡、桐城嬉子·桐话民宿等乡村旅游点人气爆棚。
这一年,我市公共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安庆博物馆新馆开放后,智能机器人“小安”为游客讲解历史文物;市图书馆引入数字阅读屏,百万册电子书一键可读;“送戏进万村”活动每年演出1200余场,黄梅戏响彻乡野。2024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达95.6%,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在潜山市黄铺镇,村民自发组建“礼让调解队”,用六尺巷工作法化解邻里纠纷;桐城市开展“最美家庭”评选,传承优良家风;怀宁县设立“好人榜”,弘扬正能量。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乡风文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安庆正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以文脉为舟、创新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一幅“山水宜城 有戏安庆”的壮美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