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记者探访“95后”创业主理人石若玉
做一杯顾客喜欢的创意咖啡

  10月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石若玉准时抵达位于棋盘山路的自家咖啡店,开启新的一天工作。刚进店不久,店员便递上一杯黑咖啡,石若玉认真品尝后,与员工就风味细节进行了具体的交流。这一被咖啡主理人称为“调磨”的环节,是她每天工作中首要且至关重要的一步。

14.jpg

  石若玉正在咖啡店里调制咖啡。 全媒体记者 付玉 摄

  从咖啡爱好者变身咖啡店主理人

  由于每一批次烘焙出的咖啡豆在口感上都会存在细微差异,再加上时间、温度、湿度等变量的影响,每当拆封一袋新的咖啡豆时,“调磨”便成为不可或缺的步骤。“咖啡豆研磨的粗细程度、萃取时咖啡粉的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咖啡最终的口感。我们会在调磨品尝后,根据实际风味决定是否将咖啡粉磨得更细一些,或是适当调整咖啡粉的用量。”石若玉一边整理当日的饮品单,一边娓娓道来。

  石若玉是一名“95后”,毕业于芜湖一所高校,大学期间主修会计专业。“正是因为学了会计,才深刻地体会到我不适合做会计。”石若玉笑着告诉记者。因为一直喜欢咖啡,大学毕业后她就前往南京找了一家咖啡馆工作。

  “做咖啡入门其实并不难,在不少大城市,都有为期2至7天的速成班,学完便能基本掌握入门级别的咖啡制作。”石若玉坦言,能够做到像今天这样品尝一下就对豆子细微的口感有把握,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多喝多尝。

  说话间,店员又拿来一杯咖啡,这次是一杯拿铁,石若玉品尝后反馈:“奶泡太厚了,喝不到下面的咖啡。”在她看来,入门级的咖啡比如拿铁、卡布奇诺等,只有符合标准才能真正好喝。“以这杯拿铁为例,判断其是否成功,首先观察咖啡与牛奶的融合度——若色泽不均匀,则说明融合不到位。其次看拉花,图案边界需清晰、与咖啡液层次分明,才算成功。最后是品尝,奶泡过薄或过厚都会影响口感体验。”

  在南京,石若玉尝试过很多行业,她始终觉得做一名咖啡师最适合自己。2024年7月,她毅然回到家乡安庆,着手筹备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一直想做带安庆元素的创意咖啡

  两张沙发和一张“L”型的吧台,就是石若玉咖啡店的内景。这个咖啡店白天由石若玉经营,晚上则是一个酒吧。“刚回安庆的时候也找了几个铺子,不是房租太贵就是不符合我的心理预期。做创意咖啡就比较喜欢鸡尾酒,因为从中可以找到灵感,一次来这个酒吧的时候,跟老板聊天得知他们白天不营业,我们经过友好协商之后就达成了现在的营业模式。”

  石若玉一直走在宜城创意咖啡的前沿。今年的国庆假期,她的咖啡店在10月5日那天迎来了客流高峰,单日售出超100杯咖啡。“有不少从北京上海过来旅游的顾客品尝了店里的咖啡,评价是口感不输他们所在的城市。”石若玉开心地说。

  10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咖啡店里陆续开始上客。石若玉先倒一杯凉白开给客人,再拿着菜单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因为菜单上每一款创意咖啡都是她反复试验调制出来的,她向客人介绍的时候也游刃有余。

  咖啡店里一款名叫“唔西迪西”的创意咖啡是店里的销量冠军,这款融合了咸甜口感的咖啡口感层次丰富,淡奶油上撒的青柠与黄柠的碎屑俘获了众多顾客的嗅觉神经。石若玉介绍,有关这款创意咖啡的灵感,早在她还在南京咖啡馆任职的时候就已经迸发出来了。

  石若玉自己最满意的一款创意咖啡名字叫“舂”,是根据今年年初她前往云南大理旅游时获得的灵感调制的。记者看了一眼“舂”的配料表,除了常见的芒果、椰浆等配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芫荽、辣椒酱和云南的单山蘸水。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组合在一起究竟是什么味道?石若玉答:“就像是当头一棒、瞬间清醒的感觉。”

  咖啡店一年多的经营过程中,石若玉与许多顾客都处成了朋友。“一位顾客非常喜欢喝我店里的创意咖啡,还带着她的爸爸妈妈一起来。节假日的时候知道我忙不过来,还会过来给我帮忙。”

  在石若玉看来,创意咖啡做起来很复杂,最难的还是如何将不同的风味毫无违和地融合在一起。“我一直想做带安庆元素的创意咖啡,但目前想法还不成熟。比如,怎么将大南门牛肉包子的元素融入到咖啡里?我一直都在思索。”


(全媒体记者 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