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健康警报拉响
心脑血管门诊患者显著增加
连日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安庆,气温遭遇“断崖式”下跌,仿佛一夜迈入深秋。骤降的气温不仅带来体感上的寒冷,更对市民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构成挑战。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医疗机构发现,相关门诊患者数量激增,心脑血管健康的警报拉响。

安庆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外,不少患者和家属在候诊。
门诊压力骤增
老年人为主 年轻患者渐显
10月21日上午刚过8时,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外,长椅上坐了不少候诊患者与家属,其中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他们低声交流着身体状况,目光不时投向电子叫号屏。分诊护士忙着协调秩序。
“天气一冷,感觉头晕、胸闷,血压也上来了。”一位陪同父亲候诊的家属表示,父亲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身体一有不适就立即来医院检查。
心脑血管门诊量显著增加同样出现在安庆市立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爱娇表示:“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本次‘断崖式’降温后,门诊与住院患者中除老年人外,年轻患者也有所增多,多与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肥胖等因素导致的血压异常有关。”
就诊高峰也出现在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操小庆介绍:“自上周末降温以来,科室门诊和急诊接诊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数量已超负荷,较平日增长约30%至40%。就诊患者主要以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为主,常见症状包括血压控制不佳、心绞痛发作等。”
警惕气温“过山车”
识别危险信号
针对本轮就诊高峰,操小庆医生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最怕气温‘过山车’,这次门诊量激增,气温骤降是主要诱因。人体血管在寒冷刺激下会发生收缩,血液黏稠度上升,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天气剧烈变化时,人体交感神经容易兴奋,诱发心脏和大脑的血管收缩、血压波动,从而引发急性心梗和脑梗。若身体出现胸闷、胸痛,或是心悸、头昏、晕厥、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绝不能拖延。”孙爱娇医生说道。
面对气温剧烈变化,两位医生提醒:眼下天气变冷,高危人群做好保暖是关键第一步。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保证充足饮用温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要坚持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服药。尽量避免在早晚低温时段外出,特别是喜欢晨练的老人不宜过早出门,避免在低温环境中锻炼。
最关键的是,高危人群要学会识别危险信号,一旦出现血压、心跳、心率异常波动,突发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随着季节转换,气温波动可能仍将持续,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不容松懈。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升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平稳度过高发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