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国民宿大会开幕 六个项目“落子”岳西
“宿”造诗与远方 留住美丽乡愁
11月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民宿大会在岳西县开幕。大会以“皖美乡约 宿造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代表、行业专家学者、民宿品牌创始人、民宿产业链供应商等450人走进岳西县,体验岳西民宿,共话民宿行业新征程。
开幕式上,上线了数字木兰-“皖美民宿”专区,发布了2025民宿行业“创新好民宿”案例、《2025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民宿发展安徽倡议》,推介了安庆文旅。大会为期三天,设圆桌对话、平行会议、实地考察、“双招双引”供需对接会等活动。
从入选案例看民宿与乡村
2025民宿行业“创新好民宿”案例中,我市岳西《“一宅两院”乡村民宿新模式》《潜山打造乡愁客栈,赋能乡村振兴——潜山市“皖美潜宿”探索与发展分享》两个案例入选区域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
“民是民宿的重点,做到主客共享、共创。”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坦言,安庆的民宿发展,政企民高度一致,企业和社区共商共建共享,这让安庆的民宿发展迅速,根基深厚。
岳西“一宅两院”模式以“轻设计、轻改造、轻运营”为核心,破解“农房闲置”难题。将闲置农房改造为“一楼农户自住、二楼及以上作民宿”,增建独立空间,实现“一户一民宿、一家一收益”。目前已改造45户,参与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真正让农民共享民宿红利。
近年来,潜山市大力发展民宿经济,打响“皖美潜宿”品牌,探索农户自主经营、“公司+农户”“创客+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多种模式,鼓励引导农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民宿。目前,环天柱山民宿集群年综合收入超10亿元,带动就业8000多人。
围绕乡村,全市形成了潜山市水吼镇、潜山市天柱山镇、岳西县包家乡、岳西县石关乡、宜秀区罗岭镇等民宿集聚区,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从现场展区看民宿与农文
在大会场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非遗文化办起特色展区,安庆本土的“黄梅戏文化产品”“岳西翠兰”“岳西锅巴”等展区吸引不少参会者驻足。

大会场外,各种各样的非遗、农特产品展区吸睛十足。
“我们积极和旅游业进行融合,民宿已经成为我们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在现场推介非遗产品的“岳西锅巴”代表性传承人储诚胜直言。
当天上午,来自宣城的“宣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文年与一家企业建立联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文化融入民宿产业,能让民宿有故事、有深度、有亮点,这也是我们不断聚焦文化这一元素的原因。”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将更多有内容的文化产品融进民宿,不仅能够提升民宿的市场竞争力,更能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从签约项目看民宿与经济
开幕式上,10个安徽省乡村旅游和民宿“双招双引”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其中六个项目“落子”岳西。
岳西全域旅游数智化升级项目打造岳西全域智慧旅游统筹平台,主要围绕碰一下入园、景区一码入园等便捷入园方式和文旅智能体搭建AI伴游等多重领域展开全面深化合作。
天竹湾度假民宿项目在岳西县石关乡新建度假民宿,总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包含客房、会议室、餐厅、接待前厅等;流转土地约100亩,打造农耕体验区、露营休闲区;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供电等附属设施。
“石关乡是避暑、康养胜地,也有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支撑。”安徽天竹湾山庄酒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岳东是一名石关籍在外企业家,他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助力家乡经济发展,让家乡美起来、富起来。
近年来,安庆坚持把培育壮大民宿经济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推动民宿行业蓬勃发展。推出以“山水清心、乡愁暖心、文化养心、文韵修心”为内涵的“安庆心宿”区域品牌,分县区打造“皖美潜宿”“云上岳居”“花亭湖舍”“宜秀别苑”等子品牌,着力构建有品质、有特色、有情怀的民宿集群,培育出国家级民宿11家;省级皖美民宿89家;特色民宿800余家。
(全媒体记者 管炜/文 徐火炬/摄 通讯员 梁月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