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引领居住变革 新青年住房诠释“好房子”新内涵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打造的“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举办。展会上,一批创新住宅解决方案集中亮相,其中联发“新青年好房子”样板间,以智能化、可变空间等创新设计,展现了未来居住的新可能,也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新青年好房子展区
精准定位:为新青年打造“人生第一套好房子”
什么是好房子?业内专家认为,好房子没有统一标准,而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化",核心在于"群众满意"。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青年群体对居住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市场上适合青年需求的小户型供给不足、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致力于让年轻人既能买得起,又要住得好。”联发集团董事长王文怀表示,城市因产业发展而吸引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为城市不断创造活力,他们大多就职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虽然收入可观,但面对在大城市购房仍感压力。他们需要的不是老破小,而是“总价可控、面积紧凑,但品质不妥协”的住宅。
在此背景下,“新青年社区”概念应运而生。通过洞察青年群体需求,以“优总价、高品质、强运营、智慧化”为核心理念,打造适合年轻人的居住产品。目前,这类创新住宅已在厦门、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落地,市场反响热烈。
空间革命:小户型实现“大生活”
在展会现场,联发新青年好房子样板间在79平方米的空间里,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实现“小户型、大生活”。一键启动后,原本贴合墙面的柜体平稳移动,另一侧柜体缓缓下翻成床,形成独立的卧室空间,最终实现79平方米三房1.9卫的格局。这种可变户型设计,可根据不同生活阶段需求灵活调整空间布局。

可变户型
除了户型创新,该样板间还展示了多项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的解决方案。创新的1.9卫设计采用双马桶布局,有效缓解早高峰使用压力;厨房通过一体化动线与智能厨电配置,优化操作流程;玄关处的多功能橱柜系统,则打造从外界回归家中的过渡空间。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有限空间实现更多可能。”项目研发团队表示,在研发过程中开展了大量市场调研,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与痛点融入设计细节,力求每一个创新都体现对青年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
为延伸小户型的生活空间,项目还注重社区公共空间打造。通过定制化主题空间,聚合社交、休闲、亲子等多种场景,并配套完善的运营体系,让社区空间持续焕发活力。在厦门联发·嘉悦里社区,除了11个主题功能空间外,还创新建设了智慧社区食堂,以智慧用餐、有机品质等体验获得青年业主好评。
智慧赋能:重新定义未来居住体验
在智慧生活展区,参观者可体验全流程机器人服务:线上下单后,机械臂现场制作咖啡,再由机器人配送至手中。室内,通过语音指令即可控制全屋灯光、家电及可变空间系统。这些智慧场景基于开放性的数智平台实现,可接入多个品牌的智能产品,实现跨场景设备联动。
“智慧社区应该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住宅不仅要有好的硬件,更要有可持续运营的软件系统。智慧化的核心价值在于极大提升居住体验,同时通过系统集成与自动化运营,显著降低对人力的依赖,优化服务成本。
与传统社区服务依赖人工调度不同,智慧社区通过系统实现服务预约、资源调配与空间管理的自动化,能够系统性地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智慧社区具备“可生长、可迭代”的特征,正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持续更新一样,智慧社区也应当具备持续进化能力。
“智慧化不是孤立的功能,而是支撑‘新青年社区’整体模式的关键要素。”相关负责人指出,智慧社区建设不仅关乎居住体验提升,更关系到行业未来发展。在当前房地产行业转型期,智慧住宅有望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成为拉动产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展会同期举办的“好房子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展开探讨。联发集团副总经理李镪在技术及产业交流沙龙中分享新青年好房子的建设经验:“联发聚焦全小区智慧化、极致收纳、户型可变、品质精工等,提炼了5大产品主义、220余项产品技术,在建造过程中运用大量智能建造施工管理,在服务端引入十大盒子并开展运营,差异化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新青年好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社区还承担着连接政府与家庭的关键桥梁作用。通过社区数据在合规前提下与政府共享,能反向赋能公共服务的精准触达。无论是社区服务、民生保障还是应急管理,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更高效地落实到对应家庭。
“这将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住宅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青年群体为代表的新需求,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联发新青年社区目前已在上海、深圳、南京、厦门等多个城市落地,相关样板间将于近期陆续面向公众开放,为更多城市青年提供可感知、可体验的未来生活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