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不“听话”就用剪刀扎?托老所还是害老所

  近期,发生在鸡西市鸡冠区一家名为“晓波托老所”内的“虐老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相关网传的视频显示,该起虐老事件发生于今年9月13日。监控视频里,该托老所内一名女护工手持剪刀,不断在一名老人面前挥动。(11月9日《大河报》)

  视频中描述称,护工用剪刀扎伤了老人手部,并致手部伤口化脓感染。在视频图片里,老人左手手背有明显伤痕,且已出现红肿情况。针对网传视频内容,红星新闻记者11月8日联系上涉事的“晓波托老所”,该机构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证实:“的确有一名护工手持剪刀伤害了老人。”这不仅让人心酸、心寒,更让人愤怒。

  实际上,服务老人,不仅要有一般的行业标准与职业规范,还尤其需要一点孝心,乃至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唯有如此,才有服务老人不可或缺的耐心、周到、细致。换言之,养老机构,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商业性的营利机构,更是一个有着公益慈善性质的福利机构。“托老所”的工作人员,应该更加地敬老尊老爱老,否则,也就失去了开办托老所的资格。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这是中国老年人口首次突破3亿,标志着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65岁及以上人口抚养比达22.8%。据此测算,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银发市场”,其中当然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养老机构更应该有着广阔的市场。但其中的良莠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听话’就用剪刀扎”并非偶然。

  显然,社会兴办养老事业的热情应该鼓励,但政府无疑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比如养老机构,在抬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加强监管,让“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名符其实。而在目前大多数老人养老金并不多,养老机构普遍面临费用紧张的情况下,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公共财政予以适当的补助。如此多管齐下,才能培育、发展充满爱心的养老事业,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氛围,老人们才能健康快乐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