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卫新闻->正文

秋冬防流感关键在“早”
疫苗接种+卫生习惯 筑牢双重防护线

  立冬节气已过,寒意渐浓,流感也即将进入高发季节。面对这位每年都不缺席的“健康考官”,我们该如何应对?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医生,为大家送上“健康锦囊”。

  流感≠普通感冒

  “目前我市尚未进入流感季,但从往年规律来看,11月中下旬流感病例会逐渐增多,高峰期通常出现在12月到次年1月。”安庆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王康告诉记者,“去年流感季期间,高峰时段门诊单日接诊的流感患者超过80名。”

  很多人常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但二者其实存在明显区别。“普通感冒往往起病较急,但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很少发烧,一般5-7天就能自愈,很少引起流行。”王康介绍,“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乙、丙、丁4大类,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为主。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4天,多为2天。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40℃。

  流感的危害不仅在于发病时的难受,更在于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此外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急性肾损伤、肌炎甚至休克等严重情况。“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都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格外注意。”王康举例说,“去年就曾有80多岁的老人因流感并发肺炎和肾功能衰竭,最终不幸去世。”

  王康强调,“有流感样症状的市民,尤其是高危人群,切勿自行用药或硬扛,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显著。”

  构筑双重健康防线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建议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与上一年度相比,今年的流感疫苗更新了“配方”,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进行了更换,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护。专家提醒,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9至10月一般是最佳的接种时间。

  目前安庆流感季尚未到来,11月接种流感疫苗仍不算太晚。“接种总比不接种要好,即便错过最佳时间,在流感季内接种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王康表示。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全市流感疫苗供应充足,共有160家接种单位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市民可就近选择接种点预约并及时接种,安心度过流感季。

  除疫苗外,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样是坚实的“健康盾牌”。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在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在流感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前往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密闭场所,如需前往要规范佩戴口罩。室内则需每日开窗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并定期清洁、消毒常用物品表面。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规律作息,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从而筑牢自身免疫力的根基,让病毒无可乘之机。

  医生最后提醒,面对流感高发季,大家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科学认识、正确预防、及时治疗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


(见习记者 唐秀婷 通讯员 龙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