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物流跑出“速度与温情”
“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在屏幕前尽情下单,而位于后端的物流产业链也全面进入“高效运转”状态。在大观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内,一场关乎效率、耐力与服务的年度大考刚刚落下帷幕。园区内,包括顺丰、极兔、安能等在内的各大物流企业纷纷亮出实招,增车次、扩人手,呈现一派繁忙景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物流行业应对挑战的智慧与韧性。
在安安物流分拨中心,全自动分拣线正在高效平稳运行,总经理胡成飞站在指挥台前,目光沉稳。安安物流的保障举措,聚焦于一个看似细微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员工的早餐。
“我们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胡成飞表示,“‘双十一’期间,由于实行‘全天不停机’作业。我们意识到,让通宵达旦奋战的一线员工,在清晨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比任何动员令都更能凝聚人心。”这项“早餐送到岗”的举措,成为了安安物流人性化管理的生动注脚,也为高效运营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深夜班的分拣员王志强师傅,在凌晨短暂的工间休息时,从后勤保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份刚加热好的包子和小米粥。“公司想得特别周到,早餐直接送到手边,还是热乎的。”王师傅一边吃着,一边感慨,“活虽然累,但公司把我们放在心上,大家干活就更有劲头,也更仔细。”
“暖心早餐代表着企业对员工辛勤付出的尊重与认可,是维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下团队士气的‘能量棒’。”胡鹏飞说,员工们全力保障快递分拣的精准与高效,公司也要从点滴的关怀做起让员工感受到温暖。
回顾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快递高峰,胡成飞介绍:“安安物流‘双十一’高峰期日均快递进出港件包裹量约80万件,比平常增长20%左右。‘双十一’期间总包裹量达1567万件。”
胡鹏飞认为,是全自动分拣线和精准的运力部署成功助力安安物流平稳渡过今年的“双十一”:“最早的订单于10月21日产生,快递行业揽收从10月22日起上涨,期间迎来三波快递业务高峰期。我们日均约有100多辆货车经停,其中有20辆干线车专门直发长三角地区,实现了‘包裹不落地’的直发模式,这有效保障了核心区域的时效。”在胡成飞看来,一场准备充分的战役,“压力并不算大”。
整个“双十一”期间,大观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总体中转货运量约1千万件,日均中转货运量65万件左右,较平时增长20%。
物流的最后一环,落在了车轮之上。顺丰快递的运作司机李提春,正是这场行业总动员的亲历者。他的工作,是将经过分拣的包裹,安全、快速地运往下一站。“双十一期间园区的气氛明显不一样,各家都在抢时间、抢效率。”李提春在发车前对车辆进行着例行检查,“你看园区里,像我们顺丰,还有极兔、安能、百世、德邦,全都动起来了。”
为了应对这场大考,各家公司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公司增加了约30%的车次,人员也增加了20%,我们实行‘全员动员,加班加点’,全力保障了‘双十一’的物流畅通。”李提春说,他的出车频率和里程都大幅增加,但公司也提供了充分的后勤支持和安全保障,确保司机们能以最佳状态投入这场“速度的竞赛”。
“双十一”期间,德邦快递员陈臣单日处理货量超过400件,每天需从园区向市区各站点分拨发出整整12车大件货物。面对激增的包裹,陈臣凭借多年经验提前规划最优路线,按送达顺序高效分拣、装车。团队协作是关键,分拨中心11名快递员全员在岗。“我们分工明确,有人专司扫描录入,有人负责装车加固。为提高效率,我们还改进了流程,第一班车出车后,后续抵达的货物由营业员或其他人员卸货,再用短驳车辆拉至固定区域,快递员无需折返即可直接投入下一轮派送,大大提升了效率。站点间也实时共享路况信息,灵活调配资源,彼此支援。通过这种高效接力,整个团队保障了所有快件准时、完好地送达客户手中。”回顾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陈臣对同事间的协同作战记忆犹新。
从总经理的战略布局,到分拣员手中的暖心早餐,再到货车司机车轮上的全力奔跑,大观经济开发区内的物流企业用速度与温情,共同完成了这场“双十一”物流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