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卡里承载的城市诚意
初冬夜晚,暖意涌动。11月14日晚,2025年安庆市“宜礼待才‘暖心’人才服务季”活动现场,承载着城市诚意的宜城“新青年”人才卡同步首发。
(11月17日《安庆晚报》)
这张卡的分量,不在聚合多少福利,而在它第一次将人才政策门槛,降到普通毕业生踮脚就能够到的高度。35周岁以下、全日制专科——这样的条件,几乎让绝大多数青年都能跨入。不再苛求“顶尖名校”“海外背景”,不再设置“百万年薪”“重大项目”的硬杠杠,安庆用一张卡,向所有普通而努力的年轻人递上了一份实在而温暖的邀约。
人才争夺战打了多年,许多城市患上“精英崇拜症”。政策礼包越砸越重,门槛也越抬越高,最后成了985博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属游戏。普通院校毕业生,那些没有光环却构成城市发展基石的年轻人,反而成了政策视野里的“沉默大多数”。安庆人才卡的可贵,正在于补上这块短板。它明白,城市发展既需领军者,更离不开千千万万个踏实工作的“螺丝钉”。
细看六项服务,从七天免费住宿到景点优惠,从职业指导到创业支持,桩桩件件都踩在青年痛点上。初来乍到的窘迫、异地求职的不安、文化融入的隔阂、创业起步的艰辛,这些细碎困境,在“宜享”“宜业”“宜居”“宜品”“宜游”“宜创”框架里得到回应。这张卡像一位细心管家,替年轻人想到可能没意识到的需求,这种服务颗粒度体现了政策设计的真诚。
更值得玩味的是申领方式:微信小程序一键办理,即刻享受。这打破了传统人才政策“申请—审核—公示—拨付”的漫长周期,也消解了“跑部门、交材料、等审批”的行政壁垒。这种姿态转变,或许比福利本身更能打动人心。
当然,好政策要经得起时间检验。人才卡能否持续“保温”,取决于财政投入稳定性和服务质量。七天免费住宿够不够?合作商家优惠是否实打实?创业支持能否真解决融资难题?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调整优化。安庆需做好打持久战准备,把这张卡从“营销亮点”做成“服务经典”。
这张卡折射出城市竞争思维升级。过去,城市习惯用“砸钱”抢人、用“补贴”留人;如今,越来越多城市意识到,年轻人选择不仅是经济账,更是体验账、发展账、情感账。他们看重的是城市能否提供体面生活、公平机会、包容氛围。安庆人才卡的“低门槛、广覆盖”,恰是在这些软实力上下功夫。它告诉年轻人:不需成为顶尖精英,只要愿意来,这座城市就有你一席之地。
说到底,人才政策核心是人。不是把人当作实现GDP增长的工具,而是真正把青年发展融入城市未来。当一张小小卡片,能让石淑怡这样的外地大学生感到“特别适合发展”,也能让黄申这样的返乡青年找到“强烈归属感”,它就已超越政策工具价值,成为城市与青年间的情感纽带。
抢人大战下半场,拼的不是谁出手阔绰,而是谁更能读懂普通年轻人的真实需求。把门槛降下来,把服务做精细,让政策暖到心坎里,这或许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毕竟,城市活力从来不只是金字塔尖的荣耀,更是塔基每级台阶的坚实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