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院“开门迎茯”
连续4年变身便民“晾晒场”
11月18日,岳西县和平乡政府大院一派繁忙,村民们正在翻晒茯苓,洁白的茯苓块和乡政府办公楼上的国徽交相辉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前晒茯苓,需要到处找地方。现在政府提供场地让我们晒,真的是解决了大难题!”村民陈锦庆捧起自家加工的茯苓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政府大院变身便民“晾晒场”,茯苓铺在地上晾晒。
和平乡党委书记汪志鹏告诉记者,这是和平乡连续第四年开放政府大院,为周边农户提供晒茯苓场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岳西是“全国茯苓产业先进县”,每年茯苓初加工及销售量均占全国60%以上,这其中有一半来自和平乡。据统计,该乡共有600余户居民从事与茯苓种植、加工相关工作,每年由和平乡企业家、经纪人经手的茯苓超2万吨。
“茯苓一般从10月开始收获,到11月初收尾。随后,农户开始切块、切片等处理。鲜苓由于水分高,不耐储存,需要晾晒来提升储存能力。”汪志鹏说,和平乡地处山区,符合场地平整、日照时间长等条件的“晾晒空间”有限,茯苓晾晒成了困扰农户的难题。
2022年开始,和平乡政府决定开放大院内的硬化区域,免费提供给群众晒茯苓使用。为做好服务工作,乡政府提前划分晾晒区域,在不影响正常通行、停车等功能的前提下,确保晾晒工作有序进行。这一做法广受农户的好评,随后几年,该乡又陆续开放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公共场所,进一步扩大农户们的“晾晒空间”。现如今,全乡像乡政府大院这样的晾晒场已有9处。
“产业振兴,靠的是农民,最终收益的还是农民。开放大院晒茯苓看似是小事,却是关系农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要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汪志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