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限放”实施以来,不燃放烟花爆竹逐渐成为新风尚。少放、禁放烟花爆竹之后,市场行情如何?商户们的感受怎样?1月底,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2018年1月1日,我市市区正式实施《安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今年,城区限放区域内经营烟花爆竹的商户仅剩下大观区2家临时销售网点。
1月29日是农历小年,记者在华茂新村一家烟花爆竹临时销售网点看到,门可罗雀。在采访的1小时内,没有人前来购买。店主陈庆峰坦言,“禁限放”实施之后,烟花爆竹的生意越发难做了。
陈庆峰告诉记者,她家从2006年开始销售烟花爆竹,以前生意特别好。“禁限放”实施后,她舍不得放弃熟门熟路的生意,按照政策规定,一切符合条件后,她继续申请办理了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
“今年到现在卖出去的烟花爆竹都有登记,一共有11个人来买,卖出烟花爆竹26个。”陈庆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烟花爆竹零售经营流向实名登记表,而且多数市民购买烟花爆竹都是为了带回老家放上腊坟。
“万一哪天不给销售烟花爆竹了,我们也不怕,做好转行的准备就是了。现在的人环保意识强,我们自己也懂这道理。”陈庆峰说。
“禁限放”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电子鞭炮走俏,不过,随着人们对禁限放烟花爆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电子鞭炮也逐渐开始“失宠”,锣鼓队、灯会、摆放鲜花等营造喜庆氛围的方式层出不穷。
“‘禁限放’第一年,一些商户还有抵触情绪,一时半会儿很难转变。”四方城社区主任宋晖告诉记者,现在情况好多了,居民们也慢慢接受了没有烟花爆竹的“年味”。
逢年过节之外,娶媳妇、嫁女儿、生孩子,有的人也喜欢放鞭炮庆祝。为此,不少社区专门购置了电子鞭炮,家有喜事的人就去社区借来用,一样的喜庆热闹,还不会污染环境。宋晖说,去年他们社区的电子鞭炮外借了上十次。“有个过渡期很正常,现在不管是商户还是居民,都比较理解、支持这项工作,今年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
去年11月,沿江东路一家酒楼开业,没有烟花爆竹助兴,店主在门口摆满了花篮,一样的吸引人眼球;今年1月,先锋巷社区一家店面请来了锣鼓队,敲锣打鼓,用传统方式迎接新年……市民王结清告诉记者,生意的好坏不在于爆竹有多响,产品好、服务优、能留住顾客才是硬道理。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
上一篇文章:除夕夜敬香 这些信息要知道
下一篇文章: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