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市烟花爆竹禁限放指挥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历小年及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通知》,从宣传、销售源头、包保下沉、督查巡查等方面部署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持续巩固禁限放工作成效。(《安庆晚报》1月26日)
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传统习俗,但随之而来的是恼人噪声、满街垃圾、漫天污染,甚至“血的教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反对燃放烟花爆竹的社会共识在不断积累,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民意基础。
烟花爆竹禁限放乃大势所趋。但俗话说:“百姓百姓百条心”,毕竟群众的思想境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再加上移风易俗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朝改变难度的确不小。因此,要通过春风化雨的舆论宣传、和风细雨的教育引导,让环保理念和禁放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并体现在崇尚健康文明美好生活的具体行动中,全面凝聚起支持“禁限放令”的强大正能量,这考验的是施政者的行政智慧,也检验着其所持的民本立场。
“禁限放令”要得到全面推广落实,关键在于构筑社会共治的天罗地网。不可否认,再好的政策规定,也总有人会有以身试法的“挑战”式冲动,甚至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特别是越临近春节,“禁限放令”遭遇到的阻力就越大。于此而言,一方面要走好群众路线,既要通过群防群治、因人施教来防患于未“燃”,也应对明知故犯者动真碰硬,在时间上不留空隙,在空间上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走好市场路线,对违规销售烟花爆竹行为“露头就打”,在常态监管上形成合力、在严打严惩上重拳给力,始终保持“老鼠过街、人人敢打”的强大声势。实践证明,只要反复抓、抓反复,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就能让烟花爆竹彻底跟文明美丽城市说“拜拜”。
新时代新潮流,欢庆的方式有无数种。弥补禁放的遗憾,应该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粉墨登场、占据主导。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并通过市场的参与、社会的力量,让节庆文化、年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让每个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得以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总之,全面执行“禁限放令”,根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要让思想上“知道”变成行动上“做到”,既靠持之以恒的正面引导,更需久久为功的强力监管,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实现传统文化与城市文明和谐共生。如此,移风易俗就能成为一件水到渠成、乐见其成的大好事。
但愿在这个愈行愈近的猪年春节,烟花爆竹的声音渐走渐远。
1、安庆新闻网(http://www.aqnews.com.cn)是由安庆日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本网源自《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的所有原创新闻作品(包括新闻、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日报社所有。未经安庆新闻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日报社旗下《安庆日报》、《安庆晚报》及安庆新闻网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