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正文

宿松“四个一批”措施见成效
稳就业“稳”了6万贫困人口“钱袋子”

重新曝光 l_CB20200531150052072004_03.tif.jpg

  5月26日,宿松县经开区天之泓(服装加工)就业扶贫基地内,工人们在紧张忙碌。该基地解决了30余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就业人员每人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 记者 沈永亮 摄

   载体吸纳一批、清单对接一批、岗位安置一批、外出务工一批……脱贫攻坚过程中,宿松县最大限度发挥就业作用,让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应就尽就、保证其收入来源持续稳定。今年以来,共帮助贫困人口就业60895人,其中县内就业10124人、外出务工50771人,仅剩107人因家庭特殊原因暂未就业。

  把洒水车停在路边,拉着长长的管道在田间地头给花卉苗木浇水,5月27日上午,该县五里乡黎冲村戴屋组就业扶贫基地内,脱贫户张旺保十分忙碌。得益于这份每月工资3000元的稳定工作,他在2015年底实现了脱贫,2019年全家总收入达到56000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不光张旺保家,如今戴屋组已有23户脱贫户在扶贫基地内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戴屋组扶贫基地,是我县就业扶贫载体之一。”该县就业脱贫攻坚办公室负责人石海峰说,除了就业扶贫基地,该县还有51个就业扶贫车间,占全市总数的四分之一。

  解决贫困人口就业最大的渠道,是外出务工。以该县佐坝乡为例,外出务工人口超过全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强中又有60%在海南。受疫情影响,今年该乡村民外出务工普遍迟滞。为保证劳务输出最大化,该乡全力做好就业信息对接、包车输出等服务,并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我乡约有10000余名村民在海南务工。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外出务工服务,优先帮扶贫困户外出就业。”该乡党委书记石宗亮说。

  疫情对该县今年就业扶贫影响较大。对此,该县实行“内外发力”。对县内,实施清单对接一批,对接就业意愿劳动力清单和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实现新增贫困人口到县内就业115人;载体吸纳一批,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5310人,其中扶贫车间807人、扶贫基地860人、居家就业2219人、公益性岗位1424人。对县外,实行“两角两南”匹配一批,组建7个赴外劳务对接专班,到长三角、珠三角、闽南、海南找工作、找岗位,实现2111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就业;“点对点”包车输出一批,组织包车免费送工87车次3106人,其中贫困人口618人。

  此外,该县还持续促进县内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兑现援企稳岗政策,增强用工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稳定用工。同时扎实开展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技之长,并对少数贫困人口提供一对一、点对点、师带徒培训,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该县已有2677名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训后就业,训后就业率83.52%。

  


(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孙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