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新闻->正文

报废汽车去哪了?

  ■阅读提示

  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出租车驾驶达8年、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如果你驾驶的车辆出现上述任意一种情况,说明你的机动车达到国家报废标准。此时,你该怎么做?

  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正确做法是送到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拆解,使资源回收再利用。这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

  201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按照国际每年4%—6%的报废比例平均水平,我国报废率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安庆也不例外。

2.jpg

  在拆解企业停车场上,停满了等待拆解的报废汽车。 记者 常艳 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购买小汽车越来越多。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97万辆,其中汽车60万辆。与之相对应的,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增长。那么,这些应该报废汽车都按程序进行注销了吗?报废的汽车又流向了哪里?

  汽车拆解

  98%可回收再利用

  拖运、称重、验车、登记……7月2日,在怀宁县月山镇安庆市宜路通汽车拆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路通)里,一辆报废面包车被拖运至此,办完拆解登记手续后,该报废面包车被转移到拆解公司停车场内,等候拆解。记者在现场看到,在20多亩的停车场上,密密麻麻地停满了小汽车、货车等报废车辆,因场地有限,有些报废汽车还叠起“罗汉”,架起3层高。

  在我国,报废汽车的报废标准包括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运营车辆超过8年等,或者虽然未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当汽车达到报废条件时,应送到有资质的企业拆解报废。

  为了促进报废汽车的回收再利用,有资质的汽车拆解企业,成了汽车报废后的第一站。

  在宜路通汽车拆解车间及旁边存放场地记者看到,10余名员工正在各自的拆解岗位上忙碌,庖丁解牛一般,将汽车内的水箱、发动机、轮胎、内饰等车辆零配件一一拆解,分门别类、成堆放置,甚至连车座内的海绵、车内的线路、传感器等小零部件、各类的金属也一一细化,分类放置。

  据了解,一辆小型车在拆解完后,大约会拆分成60个大类、1000多个小项。安庆市宜路通总经理李平生介绍,拆解车辆经过验车后,首先要将车内的汽油、柴油、防冻液等危废清理干净,通过分类收集,达到一定量之后,交由有资质的回收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再将车内零部件分别拆解,而汽车拆解后的铁、铝、蓄电池、塑料、发动机等,同样需要交给相应的回收企业。

  “我们每年拆解汽车的数量在3000辆左右,除了玻璃、部分纺织品无法再利用之外,98%的零部件都有它的去向,通过回收,可发挥新的作用。”李平生介绍道。

  “僵尸车”“拼装车”

  非法拆解隐患多

  宜路通为我市唯一有汽车拆解资质的企业,但并不是所有我市报废汽车都在此走完最后一程。

  据安庆市车管所统计,2020年应报废汽车11340辆、摩托车87000辆、大型汽车1704辆,上半年实际总注销的车辆仅为7120辆。

  据介绍,车管所系统内统计的仅为有强制报废年限的,或3个周期未办理年审的车辆,而由于非运营的私家车没有报废年限,无法统计,因此,实际上达到应报废车辆标准的数量还在此之上。所以,实际报废率更低一些。

  为什么一部分报废车辆不选择注销报废呢?回收价格偏低为主要因素。

  一位刚换新车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一辆汽车送到拆解公司后,获得的残值也只有一两百元,如果需要拖运,说不定还要倒贴钱。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汽车报废后,回收价格还不如卖废铁,所以很多车主不愿注销。

  那么,不注销的报废汽车又去哪了?记者了解到,这些报废车或成为“僵尸车”,或当成废铁处理,或成为“拼装车”流入一些偏远地区。

  “非法拆解的回收价格比正规拆解公司高出3倍以上,有的达到10倍,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偏向了价值更高的非法拆解。此外,还可以卖配件,汽车报废并不是所有零配件都坏了,有些还可以使用,拆开卖的价值更高。”一位从事汽车修理业多年的老板向记者透露。

  这些应废未废、非法拆解的汽车存在不少隐患。

  首先是环保方面。李平生告诉记者,有资质的正规拆解企业都要遵守拆解标准,含铅的蓄电池、废汽油机油等,都需经过环保处理,而非法拆解企业往往无法做到,长此以往,给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为汽车的“五大总成”,均带有独一无二的车辆识别码,是禁止违规出售,而非法拆解后一旦组成“拼装车”,造成交通事故,原车主还应承担法律责任。

  新规实施

  朝阳行业呼吁细则出台

  每年汽车保有量在增长,报废汽车随之增加,汽车拆解无疑是一个朝阳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作为循环经济,涉及环保、交通安全,因此对其管理也相当严格。

  记者在市商务局了解到,报废汽车企业在2000年前后布点结束后,一直是限制指标布局, 2014年,报废汽车拆解企业资质许可还是冻结审批事项。

  “强限的目的就是为了严管。”市商务局网点办主任潘小海说。

  但由于限制指标,安庆仅有一家有资质的拆解企业,一方面拆解点少、承接量有限,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价格垄断。也正因为如此,使利润高、违规成本小的非法拆解难以根除。

  为最大化减少危险车上路的隐患,提高汽车报废率,市车管所采取车主名下有未报废汽车时,停止办理任何车管业务的措施。

  “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汽车的检验率和报废率,危险车上路机率减少,提升了交通大安全。”市车管所所长杨安乐介绍。

  在杨安乐看来,报废汽车拆解暴露出的问题不一定是坏事,管理部门需要从中思考、拓宽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将“一刀切”变成“切一刀”,而这一刀,需要智慧。“能否整合市场,进行引导和规范,让非法变成正规,让无资质变为有资质。”

  潘小海则认为,限制措施只是手段,而决定报废率的关键是价格。

  2019年6月1日,国务院发布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对之前管理办法做出调整,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过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同时,新规定取消了“特种行业”限制,也就是说,未来会有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企业进入汽车拆解行业,此举将打破垄断。

  “‘五大总成’可出售后,车辆的总体价值随之提高,市场放开后,又会形成有力竞争,这将提升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的价值,提高车主报废积极性。”潘小海说,目前,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已实施,正在等待安徽省出台更详细的细则。


(记者 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