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让科技成果助推“安庆速度”

  今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安庆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前三季度,全市共登记省级科技成果882项,技术合同交易668项,交易总额40.06亿元。(《安庆晚报》11月9日)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我市以科研攻关项目为纽带,创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积极打造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仅前三季度,科技成果交易额就达40亿元,无疑交出的是一份创新驱动发展的优秀答卷。但也必须清醒看到,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总量还不高,转化的科技成果“含金量”还不大,涉及的仍然是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进一步繁荣科技市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放眼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较多的城市,他们往往形成了一个知识产权确权、维权和商业化等完善的产业链。为此,构建一体化转移转化平台尤为重要,以此来提供集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和市场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保护、运营、转化和支撑链的一体联动。

  选准路径是推动科技成果喷涌而出的有力抓手。以我市既有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的动能为目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双边互为供给侧,产业需求什么,哪些需要对接协同科技创新、组织科研机构重点介入,以此倒推引导创新开发研究,以产业需求来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才有活力与源泉。

  人才是兴业之本。搞科研、出成果,人才是关键。既要依托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训”“育”;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有选择性地“引”。出科研成果,“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善于匹配好团队,使用好团队,唯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出优质的成果。

  当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开门搞科研”不可少。这就需要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不光看科研成果的数量,更要看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的效果。如此,才能杜绝无效甚至“垃圾”成果的产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力发展。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市科技创新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唯有稳扎稳打,多措并举,乘势而上,才能让科技成果喷涌而出,助推出更快、更稳、更好的“安庆速度”。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