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安庆->正文

吴越街旧事:麒麟阁茶社与《梵天庐丛录》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jpg

(抗战沦陷前、民国三十年代吴越街地图)

  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安庆商民相凯山拟在吴越街麒麟阁茶社“北首颓垣以内空地”建电影院,安徽省建设厅长陈鸾书指令省会工程专员办事处办理。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1_副本.jpg

(安徽省建设厅长对安庆商民相凯山拟在吴越街建电影院的批复)

  在省建设厅都市规划中,吴越街为小商业区域,附近为住宅区,建影院符合城市规划,但须在背面建一条小路,便于人流疏散。相凯山在呈请报告中,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本城为全省首善之地,人烟稠密,商贾荟萃,为长江流域之通商大埠。

  麒麟阁茶社在三层楼屋顶,与新舞台是城中演唱戏曲的主要场所,“每遇人多,粗风暴雨之际,危险可虞”,在旁边建电影院,也可以分流一部分观众。不知吴越街这家影院后来有没有建成,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皖报》广告,天后宫已建起了华中电影院。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3.jpg

(安庆国剧研究社,社址在吴越街麒麟阁附近的中华照相馆楼上)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4.jpg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皖报》刊登华中电影院广告)

  旧吴越街两侧,清代为安徽按察使司(臬署),大门外有东西辕门,东辕门题“安民”,西辕门题“察吏”,外障屏壁,周环以垣,与安徽巡抚衙门(抚台)、安徽布政使司(藩台)规格一致,大门内为仪门,大堂左右有驿库二科,宅门西有九科科房,二堂东有花厅,西有箭厅,照磨署在箭厅之西。

  宣统二年(1910)按察司改提法司,仍为司署,安徽高等地方审检两厅初成立时,附于西偏。民国元年(1912),初设民政部,后改民政司、内务司,皆以此为公署,民国三年(1914)设巡按使,为安徽巡按使公署,韩国钧曾在此办公。民国七年(1918)后,为安徽省财政厅。民国十五年(1926)因储藏军火爆炸,中心一片废墟,周边房屋损坏严重,财政厅搬到了城北卫门口。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5_副本.jpg

(柴小梵《梵天庐丛录》,完稿于今吴越街东侧)

  宁波人柴小梵(名萼)曾任安徽省财政厅职员,其文史笔记《梵天庐丛录》即完成于任上。据其自序,《梵天庐丛录》史料搜集始于壬子年(1912),直至甲子(1924),前后十多年,供职安徽省财政厅后始有闲暇整理,“今年寓皖,备员财政,案牍多暇,则发旧稿整理之,更略掇拾,友好时贤杂作,隐以类从,得书三十七卷,五十六万言,凡事目千一百八十三条,数千九百九十八,自夏亘秋,躬亲缮录,蚊噆汗流,不少旷逸。阳羡邹君秋士,博闻多识,又助我斠校,巨编以成。

  序后有“民国十四年中秋柴萼书于安徽财政厅之东廨”,当知《梵天庐丛录》1925年秋天完工于安徽省财政厅东廨,财政厅东廨在何处?旧臬署(财政厅)前有照壁,位置在今人民剧院附近,财政厅东廨应在吴越街东边新华书店一带。

  序中又提及财政厅同事阳羡(今宜兴)人邹秋士帮助其校勘书稿,邹秋士亦为《《梵天庐丛录》作序,其言柴小梵是随王揖唐来安庆,查王揖唐1924年11月任安徽省长兼督办军务善后事宜,当在此时。“甲子冬,随王公来皖,予与之共事财厅。公馀谈艺,汩汩不穷,浩浩无涯。见其足不出户,埋首简编,异其为人,始订交焉。

  民国十八年(1929),吴越烈士(又名吴樾,字孟侠、梦霞)友人金慰农任安庆市政筹备处处长期间,在失火后的财政厅废墟,主持修建一条南北向道路,连接市政街与高等法院、地方法院门前的法院街,为纪念烈士,命名吴越街,一直延用至今。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7.jpg

(金慰农发表于《安徽建设》的《安庆市十九年度建设方案》)

  金慰农是徽州休宁人,保定直隶高等学堂求学期间,结识了吴越,参加反清革命。北伐后,曾任安庆市政筹备处处长、安徽省建设厅技正(总工程师)、芜湖工务局局长、芜屯公路督修专员、黄山建设委员会驻山办事处主任等职。刊发于《安徽建设》1930年第19、20号合刊的《安庆市十九年度建设方案》,内容翔实,市政规划思路超前,去年我在南京参加第二届长三角文化论坛,提交论文《北伐至抗战沦陷(1927—1937)安徽省会安庆规划建设与首都南京之比较》,深受这篇文章的启发,但对作者金犹澍不甚了解。近日翻阅史料,在这一期《安徽建设》的目录,发现文章作者是金猷澍,正文才改为金犹澍,而金猷澍正是金慰农。

微信图片_202108160857078_副本.jpg

(论文《北伐至抗战沦陷(1927 —— 1937)安徽省会安庆规划建设与首都南京之比较》,受到金慰农安庆市政规划理念启发)

(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