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安庆->正文

听汪军和他的朋友们聊“皖江文化”

  汪军不是最早提出皖江文化的人,但他是再度让这个概念“复活”并为人熟知的人。近年来,汪军重构皖江文化,并赋予其鲜明的现代性。

追溯文化本源获得纯真快乐

  “清初江南分省,皖江地域意识开始萌苏,秉承上江士风,翰林朱书最早提出皖江文化概念,反映出新兴的安徽省地域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自觉。”

  汪军说他上中学的时候,从同学家借阅了一套李则纲先生的《安徽历史述要》,这套书在他心里播下了地域文化基因的种子。大学毕业后做了四年文史编辑,最原始的兴趣一直保持着,“我没有宏观蓝图,研究做得微观。通过原始的文献和原始的遗迹互证,保护地域文化记忆场最原始的信息。”

  汪军一再强调,这种对文化本源的追溯,对文化信息的还原过程,也是对童年纯真快乐的回归,“我对所谓的旅游古镇和古街道没有多大兴趣,在这里独特的文化信息反而被屏蔽了,都是一种克隆。我们喜欢散发着最原始文化信息的旧东西。研究文化的目的是对源头的追溯,通过对地域文化研究,可以抵达中国文化的原点。”

皖江文化空间有很大伸缩性

  “皖江文化”概念最早呈现在媒体上,是汪军在《安庆日报》下午版开设的“皖江文化谈”专栏,以《皖江文化宣言》开篇,逐渐让“皖江文化”进入了大众视野。“传播信息需要平台,选择合适的媒体很重要。皖江文化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而且皖江文化这一概念本身也很有弹性,很容易就得到推广。”

  作为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除了撰写文章推广皖江文化,汪军和皖江文化研究会还举办了多次学术活动,2011年与安徽大学合办纪念方以智诞辰四百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省图书馆举办《新青年》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在安庆举办徽班再出发研讨会,还有上月结束的安庆建城800周年图片展,展览盛况空前,有近六万人前往观看。

与徽州文化有共通精神特性

  “皖江文化”研究也渐渐让汪军有了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一开始是出于朴素的乡土感情,“中国人的精神结构,是以人文代宗教,通过对人文的追溯获得宗教的满足。中国文化不仅有精神骨骼,也有丰富多彩的形态,我们搞地域文化的不喜欢宏观叙事,我们喜欢从一条小街巷、一个小村落出发,同样可以抵达中国文化的大本大源。”

  从北而南,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安徽文化地图因此完成了形式上的圆满。说到皖江文化的特点,汪军觉得,“徽州文化过于强调个性,一个府作为文化单位太小,且空间没有什么弹性。我认为徽州文化和皖江文化有共通精神特性,就是崇尚朱子学。”

  汪军指出,近代安庆是人才流入地区,构建了长江沿岸文化高地。“这是皖江文化和安徽其它文化最大的不同,淮军和徽商都是走出去,皖江文化是全国各地的精英走进来。”

  汪军回忆,当初开始皖江文化的传播之时,也遭到很多质疑。“黄山地方文化论坛‘故园徽州’提出商榷,我主动去进行沟通,对话的质量非常高。安徽是文化大省,形成了多个地域文化,非常令人自豪。我们强调文化个性,同时也很尊重别的文化。”

安庆是中国近代史的标本

  汪军表示,毫无疑问安庆是中国近代史的标本,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印迹很深。“曾国藩两江总督府设在安庆,他人生的很多想法都在安庆实施了,开启了近代化进程。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安庆新政的成功,反而催生了徐锡麟起义、马跑营起义,改革者恩铭最先殒命。1928至1935年,是省立安徽大学的黄金时代,当时安大租用百花亭圣公会圣保罗中学校舍,地点在今安庆二中,朱湘、苏雪林、郁达夫等一大批文化人当时都出现在那里。这段历史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真正的历史、原汁原味的信息现在反而鲜有人去关注,这让汪军很是感慨。回到安庆这个曾经荣光无限如今放慢脚步的城市,汪军直言有太多老旧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最高端的旅游,就是接触这个地方最原始的人文信息、地域文化最独特的精神密码。”


【声音】

  朱晓凯(学者)

  我博士读的就是徽文化,理论支撑就是朱子的理论阐述。说起和皖江文化的区别,徽文化有个地理限制,皖江更开放一些,比较有立场、有态度。徽文化代表人物胡适这个人是比较圆润的,陈独秀则是从安庆怀宁过来的,陈独秀就比较有态度。怀宁除了有陈独秀还有海子,也是很有态度的。从淮河文化到合肥的圩堡文化,再有皖江文化,安徽从北到南都变成有文化的地方了。

  常河(知名媒体人)

  讲到现代性肯定皖江文化是主流。淮河文化在历史的雾霾中已经一骑绝尘看不见了。皖北文化定位模糊,文本和实证在淮河文化中基本看不到。本来淮河文化是源头,但是最后流失了。研究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为我们的现在。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应该做一些基础工作。不能起而行之,就先坐而论道。

  刘政屏(作家)

  合肥现在的建设特别快。哪怕长江路尘土飞扬,我都觉得是青春期的躁动,我都支持。我现在会从合肥的语言、小街小巷和家族故事做起。说起来这些都是我们的安徽文化,各自做一点事,大力小力都是为安徽出力。

  章玉政(学者)

  我这十年主要就做皖江人物刘文典研究。人物是活体的承载,对代表性人物的解读和挖掘,是非常有意思的。十年只为一人痴,很多人不理解,我觉得很有乐趣。每天工作很烦躁各种不开心的时候,回到书房,和皖江人物进行交流,就放松了,这是我的一种自我救赎。

( 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