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庆市纪录小康工程网上平台->正文

关于潜山市天柱山镇茶庄村文旅兴村的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潜山市委宣传部对天柱山镇茶庄村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走上小康生活的文旅兴村的经验作法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柱山镇茶庄村地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南麓,境内有3A级景区天柱山大峡谷、九曲河漂流等多个景区景点。全村辖29个村民小组,3000余人,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茶庄村两委依托天柱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富民路线,全村70%以上农民从事旅游业,40%以上农户经营家庭旅馆和农家乐,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旅游服务行业及依附于旅游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旅游经济年收入达4000万元,以旅游发展带动村域经济建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发展出一条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目前,茶庄村已获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称号,并被评为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二、发展优势

  生态环境优良。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腹地,域内生态保护严格,森林覆盖率高,是避暑胜地和天然大氧吧,土壤微量元素硒、锌含量高,负氧离子丰富,非常适宜人居和养生。

  基础设施扎实。距离城区20公里,地处天柱山景区主入口,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软硬件均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和管理,配套设施完善,社区建设、文化发展水准较高。完善配套一纵一横的标准黑色化道路,完善集镇综合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标准化的国际长板速降大赛赛道,建成陋室邂逅、天鹅堡等高端民宿项目。

  文化底蕴深厚。天柱山为皖山,是安徽之源。居民自古即受皖文化的熏陶,民风淳朴,人文昌盛,演绎了数千年的禅宗、道家发展历程。拥有天柱茶文化、糯米封缸酒等非遗文化,吸引众多游客观光体验。

  国际平台广阔。天柱山山下有个俄罗斯村。天柱山养生功深受俄罗斯人钟爱,每年有超万人次俄罗斯游客来此练功养生。目前,到天柱山养生度假的游客延伸至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

  三、主要作法

  (一)依托资源优势变思路

  茶庄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南麓,九分山水一分田。曾经的茶庄村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较差,导致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谋生,而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又加剧了村庄的贫困与落后,这种恶性循环一直在困扰着这个皖西南山村的村民。2014年建档立卡时,该村有贫困户180余户,贫困人口500余人。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兴起,茶庄村抢抓政策机遇,改变发展思路,咬定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努力把茶庄村打造成最美养生胜地,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依托天柱山镇保洁公司,聘请保洁员10名,配备垃圾桶500只,垃圾采取统一外运集中处理,做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在茶庄集镇、居民集中区以及景区道路沿线拆除老旧旱厕120余户,新建公厕6座,改造农户旱厕154户,基本消除了中心村农户旱厕,基本消除了中心村旱厕,并建成污水处理站两座,目前已建成7个美丽乡村点。利用村内山清水秀、宜居宜养的优势打造康养家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曾经“贫、苦、旧、败”的山村,正以“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向前迈步。

  景区投资2亿多元对茶庄村公路两侧的民房、危房进行改建和风貌改造,人居环境改善,旅游公路通村,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景区向贫困户优先提供摊位,租金实行优惠政策,实现贫困户46户168人创业就业;景区还吸纳周边贫困群众在景区从事保安、保洁、绿化等工作,月工资2000元左右,实现贫困户23户40人就业。

  近年来,茶庄村充分依托天柱山旅游的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各种旅游经济,以组建茶庄旅游商会、旅游公司、发展农家乐、投资高山种养、建设美丽乡村多路并举的大举措,2016年以来,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旅游标识标牌等各种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农家乐及旅游景点也达到一定规模。旅游脱贫致富效益不断凸显,全村旅游收入达总收入的50%以上。

  (二)发展旅游产业促脱贫

  1.扶持旅游企业,带动就业扶贫。积极扶持天柱峡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九曲河漂流有限公司、老修米酒、琪怡茶行和区域宾馆酒店农家乐等旅游企业发展,对贫困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技能培训,带动村民居家就业,目前累计解决贫困户旅游就业60余人。扶贫要先扶智,作为“土专家”,琪怡茶叶负责人曹文志还组织茶叶种植、制作等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8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0余人,为贫困户增收180余万元。

  2.扶持旅游项目,鼓励创业扶贫。鼓励贫困户自主创办旅游项目,对自主创办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风情表演队伍等旅游项目,提供土地、资金、审批、税收等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贴息贷款、指导经营形式、奖励招牌门店等方式,2014年以来,帮助5户贫困户申请贴息贷款23万元,扶持贫困户创办旅游商店(摊位)6户,农家乐7家,其中有2家被评为3星级农家乐。

  3.做活旅游资源,带动创收扶贫。鼓励旅游企业、旅游致富能手采取公司+贫困户、致富能手带贫困户,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合作参股分红,带动贫困户创收。帮助贫困户申请贴息贷款,获取金融资本投资旅游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2016年以来,该村累计发放贫困户贴息贷款455万元,采取“1+1+N”和“四带一自”模式参与旅游企业投资,使91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加快了脱贫攻坚战进程。

  4.做活旅游产品,助推增收扶贫。扶持农民种植高山蔬菜、散养土家禽、放养生态黑猪,销售到当地农家乐,鼓励民间能工巧匠,加工制作旅游手工艺品,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让游客不但吃得好住得好还能带得走。创新多种体验模式如让游客实地体验采茶、制茶、品鉴,茶园观光旅游等多种消费模式,丰富旅游产品。目前共有30余户贫困户发展生态种养殖,4户加工制作旅游手工艺品,通过农特等旅游产品销售,助推贫困户增收。

  (三)打造富民品牌奔小康

  1.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大力开发旅游景点。茶庄村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新机遇,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旅游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成功开发了多个旅游景区景点。由20位村民共同出资、景区所在山场居民以山场入股的方式,倾心打造的山岳亲水观光景区--天柱大峡谷,通过景点共建、资源共用、效益共享的景区开发新模式,带动了精品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旅游产品销售旅游链条,实现景区跨越式发展,景区年收入达600多万元,为当地村民创造直接就业岗位50多个。九曲河漂流是村民入股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共享旅游经济发展红利的典范。村两委积极运作,引进皮划艇生产厂家与本地村民合作,成功开发安庆地区最具刺激性、趣味性的漂流项目,得到广大游客高度赞赏,被誉为“华东第一漂”。

  大力发展农家乐。为使美丽经济发展惠及更多群众,茶庄村两委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农家乐业主精心装修自家房屋,细心打理菜地、果园,让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家景,更能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田园野趣。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农家乐队伍中,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庞大的客流量,不少村民找到了新的致富路。脱贫户朱灿,住在景区入口,利用自家房子发展农家乐,还卖些土特产,一年纯收入就有20多万元。像朱灿一样在家发展农家乐的,全村有80多户,现有5星级农家乐2户,4星级农家乐5户,3星级农家乐13户,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

  2.打造生态产品品牌

  开发“三富”资源。安徽省地质调查显示,潜山是安徽省唯一既富硒又富锌的地区,经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安徽天柱山所产的茶叶硒含量是0.24mg/kg,符合农业农村部《富硒茶》的标准;锌含量是50.8mg/kg,比日本、斯里兰卡等高近50%。依托安徽唯一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三富”资源兼备优势,茶庄村利用生态品牌打造长三角生态健康“后花园”。以旅促茶、以茶促旅,琪怡茶行负责人曹文志坦言尝到了生态品牌的甜头,公司拥有茶园1600余亩,其中有机认证400亩,无公害高山野茶1200余亩。在“云游安徽春茶飘香”以茶会友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介天柱山富硒富锌茶,在一个半小时直播里点击量达到150余万,收获50余万元订单。经过推介宣传,该公司茶叶供不应求,价格大大提升,最早期高山野茶卖到8800元/斤、2200元/斤,公司年销售额均超600万元。琪怡家庭农场在积极打造天柱高端精品茶的同时,推出“家乡扶贫茶”,精准构建“生产基地+贫困户+直销模式”的带贫帮贫机制,优先招聘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到厂内制茶,高于市场价收购贫困户家的茶草,并广泛吸纳贫困户到茶园采茶务工,每年带动300余人就业务工,带动30多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用活非遗文化。天柱山茶庄人涂武生之前一直在外经营宾馆,返乡后,他继承了祖传的糯米封缸酒制作技艺,随着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涂武生又开起了民宿酒店,住宿、品酒、赏景“一条龙”服务。天柱山糯米封缸酒先后获得“安徽省知名旅游商品”“安徽省旅游必购商品”“安徽老字号”等荣誉称号。2017年2月,封缸酒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安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天柱山传统酿酒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目前畅销全国各地,真正让非遗“活”了起来,也极大的丰富了旅游内涵。涂武生介绍,很多游客喝过封缸酒之后,还会继续回购,每隔几天都会发一批快递,最远的一次发到了喜马拉雅山。现在封缸酒每年的产量在60到70吨,年收入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每年4月到5月是做封缸酒最好的季节,酿酒作坊工人都是当地村民,每日每人工资200元,带动用工17人。

  3.打造精品民宿品牌

  潜山市文旅体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茶庄村用好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民宿,把“空房子”“闲宅子”变成老百姓的“聚宝盆子”。“陋室邂逅”特色民宿项目租用9户闲置民房,对民房进行特色改建打造,设计过程中,保留原有土墙和皖西南民居的特色不变,直接促进9户群众资产收益增收,带动周边50余户群众(其中10余户贫困户)发展高山蔬菜、务工增收。“天鹅堡”民宿整体呈俄罗斯风格,与“天柱山下有个俄罗斯村”相呼应。通过推进山水、人文、生态、民宿融合发展,走“闲置农房+精品民宿”路子,做到“开门见山、推窗见景”,实现民宿创业、居家就业、乡愁兴业。

  如今,茶庄村正在打造天柱山国际康养小镇,已于2019年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规划面积3.87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09平方公里,建设周期三年,分三大板块建设:俄罗斯村板块、高端民宿板块、运动养生板块,计划总投资7.5亿元。小镇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打造安徽最具休闲体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东中部长三角地区最佳养生目的地;安徽省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养生产业创新创业平台。“魔幻森林”“乡村大世界”等旅游项目正在推进,直接带动群众通过务工、就业,资源补偿、租金收益等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茶庄集镇及公路沿线80余户农家乐运营增收……一张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徐徐铺开,以点带面,打造“田园综合体”,茶庄村将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旅游村庄上做出大文章。


(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