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让“四下基层”蔚然成风

  随着市委市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传承弘扬“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法,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带着措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安庆晚报》2021年12月23日)

  我市从党政主要领导到信访等部门干部传承“四下基层”的好作风好传统,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宣传,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着实尝到甜头。

  “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基本功、必修课。可实际工作中,少数人坚持得不够好。他们有的长期坐在办公室不起身,走进机关大院不出门,有的偶尔下一次基层,“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沉不下去,摸不来实情,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其结果只能是处理和解决问题“凭主观”“想当然”,工作绩效低下,群众意见很大。

  脚上有土,心中有谱。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下基层,既要“脚步轻”,更要“脚印深”;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不张声势、不搞陪同、不打招呼,多一些临时停车、多一些随意走访、多一些角色互换,到群众家里住一阵,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坑头坐一坐,“鞋上满是泥土”,才能听来真话、找准问题、摸清底数,探究问题破解之道。

  当然,让“四下基层”蔚然成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要练“内功”,通过持续的学习教育引导,培塑党员干部立党为公的执政情怀,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的工作勇气;又要练“外功”,建立健全“四下基层”的工作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鼓励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和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四下基层”的内容、载体和方式方法,推动“四下基层”行稳致远。

  十分部署,九分落实。让我们将“四下基层”作为落实工作、为民办事的有效抓手,发现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