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强化基层环境监管可“四两拨千斤”

  安庆自2021年8月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试点工作以来,1130名环境监督员穿梭在街巷社区,致力于打通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最后一公里”。(《安庆晚报》1月5日)

  街巷社区等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最小单元。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在基层,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治理尤为关键。为此,强化对基层环境监管,无疑是牵住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牛鼻子”,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路子已经蹚开,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既要加强硬件配套,建立垂直到基层的统一规范的环保信息报送平台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逐年加大环保监测装备的投入,不断优化执法手段;又要注重软件建设,采取专业培训、以老带新、专家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着力提高基层环境监督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基层环境风险的防范能力。

  历时5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试点,积累了不少基层环境监管的“安庆经验”,《工作手册》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基层环境监管经验之一,下一步当持续巩固并发扬光大。一方面,像迎江区一样,将基层常见的六大类28个生态环境问题一一梳理,并开出“处方”印在《工作手册》上,基层环境监督员只要翻开《工作手册》便能一目了然,对“症”下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工作手册》检查评比,通过检查评比检验工作绩效,发现并研究解决重大基层环境监管问题,推动落实工作清单、责任清单。

  对基层环境实施严格监管,防止不法分子逾越生态“红线”,是基层环境监督员的责任之一。当好“宣传员”,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引导,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当好“调解员”,积极调解本区域内环境信访投诉举报和环境矛盾纠纷……

  让我们多点发力,强化对基层环境的监管,让基层环境监管“小秤砣”担起生态环境保护“千斤重任”。


(艾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