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政策驱动 项目带动 实事推动
安庆多维驱动打造“立体化”惠残新局面

  近日,70名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分组参加的首期职业重建培训,填补了安庆市智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空白;去年8月在安庆落地的全省首个残疾人工疗型辅助性就业机构,实现了残疾人“工作疗养两不误”的理想目标;同年11月,为期两周的安庆市首届残疾人网络主播大赛成功举办,进一步树立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新标杆。

  近年来,安庆市残联进一步实施政策驱动、项目带动、实事推动等发展战略,实现了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新起点上的跨越式发展。

  织密残疾人社会保障网

  5月16日,位于湖心北路的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教老师正和听障儿童姚彧进行一对一单训。谈到孩子近两年的康复效果,姚彧的妈妈周凤玲百感交集:“真的很感谢国家,感谢残联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姚彧两岁多时被诊断为听障,正当周凤玲一筹莫展时,村委得知情况后指导她顺利申请了康复救助项目。姚彧前年6月份正式来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从刚来时一个字都不会说,到现在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流。这当中,老师付出的艰辛和爱心让周凤玲倍受感动。“记得孩子学第一个数字‘1’的发音时整整学了一个月,如果没有老师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孩子不会有这样大的进步。”周凤玲说,如今孩子在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方面不亚于其他同龄孩子。今年2月份,孩子已经实现融合上学,即每天上午上幼儿园,下午来康复中心训练。不仅如此,周凤玲申请的省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已经通过审核,下个月将带孩子去省医院做手术,30多万的手术费,个人只需要出一、两万元。

  像姚彧这样的残疾儿童还有很多,他们都在一系列助残政策及民生工程的关怀下,免费接受康复训练,生活一步步回归正轨。市残联康复科科长周建军介绍,目前全市2100多名有康复需求的智障、听障、脑瘫和孤独症儿童,分别在市内外近30家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去年出台的《2021年安庆市困难残疾人康复实施办法》,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标至1.5万元,并超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803人,完成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439人。此外,安庆作为儿童早期干预试点城市,目前对18个听障儿童实行抢救性康复,以亲子同训等方式进行听力早期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安庆市残联还在全国率先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巩固“政府主导+服务机构+签约医生+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安庆模式”,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100%。同时,我市还着眼“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在出台实施城乡低保、城市医保、廉租房分配补贴、养老等政策中,对残疾人实行普惠加特惠照顾,全市5万多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应享尽享”。

  为残疾人教育就业赋能加码

  “近年来,市残联联合教育部门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调查工作,采取远程教育、就近入学、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解决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市残联教育就业科科长吴乐平介绍,市残联还联合安庆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残疾人全日制大专班,384名残疾人圆了大学梦,学费全部由学院和各地残联承担。

  在职业培训方面,市残联紧扣市场用人需求,与特教学校、福利企业开展残疾人实用技能订单式培训,举办电子商务、手工编织、服装缝纫、保健按摩等免费培训班120期,3536名残疾人学习了一技之长,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此外,近年来,市县两级残联联动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32场,共输送1500多名残疾人到发达地区务工,务工人员年均收入达4万多元。使用残保金,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全市社区、村镇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1412名。投入53.5万元扶持28家阳光兴残就业基地、14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和残疾人自办企业得到扶持。

  在“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精准分类帮扶下,全市6.3万名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各级残联争取专项扶贫贷款,扶持兴建19个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带动农村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

  构建平等共享的惠残工作新局面

  “在授课老师指导下,我学会了简单的蛋挞制作和奶油蛋糕制作,并深刻领悟到‘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的道理……”5月13日,在迎江区汇爱阳光残疾人之家,学员付志强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糕点,成就感溢于言表。付志强参加的是近期开展的庇护性就业人员培训,70名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将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分组参加汽车美容、烘焙、中西式面点等职业技能培训,成绩合格者将获得人社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

  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美玲表示:“市残联联合市人社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庇护性就业模式开展职业重建培训,既填补了我市智力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空白,也吹响了‘就业优先、平等共享’的号角。”

  2021年8月10日,全省首家工疗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在迎江区运营,3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在该车间实现工疗型辅助性就业。“学员中有一半以上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汇爱阳光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周慧莲告诉记者,“刚运营时,企业给每位学员发了一箱葡萄,他们都非常惊喜。学员吴英瞳把葡萄端回家,分成十几份分发给邻居,与大家一起分享找到工作的喜悦。”看到孩子在工作中不断成长进步,吴英瞳的妈妈洪英打心眼里高兴:“孩子有了这份工作后变得阳光多了,还知道关心家人,真的很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三家工疗机构,共安置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66人。工疗机构的运营和推广,标志着我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开启了新篇章,成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新引擎。


(全媒体记者 方芳 通讯员 陈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