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新闻->正文

一线教师评析中考试卷(一)

  为期两天半的安庆市2022年中考于6月16日上午结束,各科试题在题型设置方面是否有变化,题目有哪些特色和亮点?难易程度又如何?本报特邀安庆二中多位一线名优教师对中考各学科试卷做出权威点评和分析。

  【语文】

  考小学古诗 作文出彩难

  中考语文试题整体上稳中求变,难易适中,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要求,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试卷总体结构未变,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运用;第二大题,阅读理解(两篇现代文阅读加一篇文言文阅读);第三大题,写作。第一大题,语文积累与运用题稍有改变,第一小题的古诗文默写题均是理解型默写且采用段落填空式,而非以前四道直接型默写题,并且考了一首小学时期的古诗《登鹳雀楼》,这在以往的试卷中未曾出现过,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古诗文默写的内容不仅包含课标规定的初中阶段的古诗文,还包含小学阶段的,如同高考会考到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名著题在第二小题出现,考查的是《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考查的次数颇多,16年、17年都曾在中考中出现过),以小语段阅读的方式呈现;第三小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考查了拟写宣传标语和病句修改,最后一问考查了将所给句子改为祈使句,比较新颖,但这也是小学的知识点,都是紧扣《课标》的具体体现。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部分完全采用前几年的模式。现代文阅读的第一篇是小说阅读,题目比较常规,其中一道选择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赏析及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红色”元素在试题中均有体现。第二篇现代文阅读依然是非连续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因其材料鲜活、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等特点已经成为安徽语文中考实用类文本考查的重要形式,从题型来看有选择题、说明方法的考查、内容的概括等,较为常规。文言文考查依然采用课内及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式,把《河中石兽》和《梦溪笔谈》的片段放在一起,两篇文章侧重于科学道理的讲解,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说意外,这种内容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少见;说在情理之中是因为这篇文章也是《课标》规定的文言文之一。不过虽在意料之外,但题目难度不大,考查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内容理解有一定的灵活性。

  作文部分55分,以“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为题,不少于600字(1000字作文纸),要求:空间上的近、情感上的近、思想上的近。全命题的作文在近十年里,是第二次出现,对于平时多以材料训练为主的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可能会带来诸如“自拟题目”的习惯性错误。从写作内容来看,跟平时生活联系紧密,考生容易上手,但作文难写出深度,一般来说“空间上的近”容易达到,“情感上的近”也可以做到,“思想上的近”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写得精彩就相对比较难,这也体现了考试的梯度。(安庆二中 李玲玲 黄显华)

  【数学】

  重基础 增大函数部分考查

  整套中考数学试卷沿用往年10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和9道解答题共23题的模式,试卷满分150分,代数73分,几何61分,概率与统计16分,与往年情况基本一致。试题考查的范围较广,重点突出,考查大多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试卷难度要比去年略小,试题设计由易到难,以基础题为主,考生比较容易入手,突出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评价,突出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思想方法、过程的关注。

  数与代数方面,着重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和运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试题多以基础为主,但在第5、13题中侧重k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的考查,试题看起来容易,但做对还是不容易。再如第9题的根据函数性质判断函数图像,不仅需要判断a的符号,还要通过交点位置在C、D中作出正确判断。第23题二次函数的应用考查较为细致,每一小问难度可能不高,但综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耐心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空间图形方面,注重考查学生从几何变换的角度去观察、操作空间图形,强化理解、作图和推理能力,淡化对几何证明技巧的考查,侧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基本几何模型的考查,几何题的难度较2021年有所下降,如第7、19题的垂径定理和第14题的“一线三等角”,而第10题通过面积寻求等量关系与条件相结合,增加了解题的难度;统计概率方面,没有强调单纯的计算,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设置考查学生从数据、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

  整张试卷,比较大的变化是降低了平面几何的难度,增大了函数部分的考查。相似形的知识在整张试卷中只在14题的第2问中有所考查,并且改变了多年来以几何题压轴的风格,以二次函数的应用作为第23题,有点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函数内容与高中数学内容衔接紧密一点,也体现了考试的选拔性。同时,试题注重基础,如第10题的背景来自沪科版教材等腰三角形一章C组复习题第2题,第23题的背景来自于沪科版教材二次函数一章38页练习1,栅栏问题也是学习二次函数时比较常见的一种应用,和沪科版教材二次函数一章A组复习题第8题有些类似。可见,重视课本和基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综合来讲,2022年中考数学虽有变化,但变化程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变化多也意味着考法更加灵活。建议初中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课本和基础;练习过程中要关注思考方法。对初学阶段的学生,应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梳理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复习阶段的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读题理题、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安庆二中 邓亚兵 张艳)

  【英语】

  作文新颖 传播中国文化

  中考英语试题基本是常规内容,总体难易适中,无超纲现象,无难题、偏题、怪题出现。试卷容量大、面广,基本覆盖了初中英语考纲要求的全部内容,但知识范围把握的很准,词汇控制在课标规定的范围之内,语法知识方面考查的内容也在要求范围之内。全卷基本上是通过在对话和语篇中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在听力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听力材料发音纯正,语速平缓,学生能够较容易的选出答案,增加做题的信心。单选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整体上难度不大,都是基础知识点,主要考察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和动词短语的辨析以及情景交际,与往年中考相比,这次没有考察被动语态和宾语从句等。完型填空在选项设置上侧重对语境和灵活运用的考核,学生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答题,题目的设置兼顾了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对文章的理解及根据语境进行逻辑推断,需要学生上下对照,考查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如31题是不能立马选出答案,要根据后文中的提示才能判断。

  阅读理解有点难度,文章有些许难理解,但题目简单,题材多样,考查学生涉猎各种信息的能力,文章内容涉及到风俗(B篇的舞狮)、自然生态(C篇的寻找珍稀鸟类)、科学发展(D篇的火星上种植水果和蔬菜),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较容易理解。任务型阅读和往年试题基本一样,是个“小故事大道理”的类型,但要注意归纳型问题的答案,比如74题和75题都是不能直接抄课文原句的,需要做一定的改动,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文组织和总结能力。

  单词拼写较为容易,考查4—6个字母的单词,通常只有一个单词涉及词形变化,今年也只有77题需要进行“三单”变化。书面表达题是中考题型中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输出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今年的英语作文题是向外国友人介绍《西游记》,其实就是要用英语写书评,考查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即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也能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

  总之,今年中考试卷题型设置稳中有变,考点分布全面,梯度把握恰当,既融合语言及情感,也兼顾知识和能力。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几点:把扩充词汇量及阅读能力放在英语学习的首位,注重语境中词语的用法;关注中国文化知识与语言学习的结合。(安庆二中 江丽)


(全媒体记者 白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