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栋在给学生们上数学课。
深入村小传授经验
陈琼栋从事教育工作已有33年,现在是安庆市石化第三小学副校长兼数学老师。作为一名资深教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外,他还要做好教研指导工作。自2016年以来,陈琼栋每个月都要去大观区的村小听一次课,指导徒弟们撰写教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学校,把经验传授给徒弟们。
当日,陈琼栋从碧桂园小区出发,骑电动车到达狮子山公园公交车站,再乘501路公交车抵达皖河农场,紧接着步行三公里到达大连小学。听完了徒弟叶蓓老师的一堂数学课后,陈琼栋便和徒弟反复地探讨如何将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简单具体的内容能让孩子们接受等问题,不知不觉中,已是10时30分了,对徒弟再一番叮嘱后,陈琼栋离开了大连小学,按照原来路线返回石化第三小学,而此时已经是中午了。
推动边疆学校发展
陈琼栋最远的徒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小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这是每一个援疆人的共识。”陈琼栋告诉记者。
2012年9月,刚到皮山县的陈琼栋来不及适应沙土飞扬、干燥少雨的恶劣气候,就开始熟悉工作环境和了解学生情况。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对待学生有爱心,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同时,还对其他的援疆数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
那一年,陈琼栋的徒弟李栋梅老师荣获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中,他开设了一节小学数学示范课,荣获特殊贡献奖。因陈琼栋工作成绩突出,还被皮山县委评为“先进个人”。“援疆工作时间有限,我那时最大的目标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支教队伍,希望通过传帮带推动新疆受援学校发展。”陈琼栋说。
坚守一线不忘初心
石化第三小学的其他老师们总说,“学校里除了门卫大爷,每天留校时间最长的就是陈校长。”
陈琼栋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学校,中午不回家继续留在办公室整理教案、批改作业,会将有错误的同学名字记在A4纸上。学校下午2时开门,但他会提前进入教室,将全班同学的作业本发下去,面对面地批改指正。下午放学后,时常为能力较弱的孩子补缺补差或进行思想教育,一忙下来,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
“学生养成按时交作业,及时订正作业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把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好,时间久了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提升。”这是陈琼栋多年来的经验,作为一名始终站在一线的教师,成为教育事业伟大工程上一颗牢固的螺丝钉,是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