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再造一座“新城”
城市建成区面积逾160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翻一番、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0.97万户、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五大宜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聚焦拉大城市框架,按照东进西拓北扩的建设思路,建成区面积从2012年67.9平方公里拓展到2021年的160.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翻了一倍多,实现十年再造一座“新城”。市区道路总长度达1336.66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807.66公里,城区“外成环、内成网”的主干路网体系初步形成,还建成了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博物馆、机场改扩建、人民路步行街、市立医院东院区、第一人民医院龙山院区、一中龙山校区,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
十年来,安庆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优先解决住房最困难、经济最贫困的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0.97万户,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2.1亿元。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市区累计新开工棚户区项目143个、10万套,建筑面积约1400万平方米,2015-2022年全市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40个,建筑面积约1904万平方米,惠及约20万户,完成投资约33.55亿元。同时,打好城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前1年完成城区10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推进安庆市中心城区与怀宁副中心联网供水工程,保障我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累计完成排水管网排查检测1322公里,污水管网新建、改造336公里,完成7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建和改造管渠496.4公里,新(改)建节制闸站31座,新(改)建排水泵站15座,截至今年上半年,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消除“城市看海”历史;植入海绵城市理念,累计投入近20亿元,实施“一湖九河”“四湖两河”等城区骨干河湖治理工程,建成总面积616公顷的康熙河、秦潭湖、神灵潭、石塘湖入湖口等生态湿地公园,进一步增强城市防洪调蓄功能。
十年来,聚焦打造文化精品,高度重视和精心呵护安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成功申报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公布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78处历史建筑。目前,市域范围内共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和桐城市),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潜山市),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桐城市孔城镇、岳西县响肠镇),7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36处历史建筑。成功申报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47个省级传统村落,共争取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300万元。
(全媒体记者 江露露 通讯员 石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