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桐城市龙眠街道双溪村境内的张英夫妇合葬墓享堂维修工程正式开工。 全媒体记者 黄有安 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康熙皇帝对张英是绝对信任的。玄烨出差时,特别喜欢带着张英一起,还在自家的皇宫里给张英安排住房,“词臣赐居禁城自此始”,信任程度已超乎寻常。这么多年,张英也不是没犯过错每一次犯错都是短暂降职,很快复用。哪怕张英退休后,康熙下江南时还不忘喊老伙计过来聚一聚,可见君臣感情很深,信任依旧。其次,张英也不是那种热衷于权力斗争的人。
所以说,张英的想法很单纯,正如那句歌词“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毕竟这位相爷可是“壮岁即有田园之思”,眼瞅都六十多了,再不退休,那就真是给大清朝廷打工打到最后一口气了。其实早在1697年,快到60岁的张英,就打过退休报告了,当时皇帝没批准,这次可算是如愿以偿了。
那么,咱们这位老宰相退休之后,住在桐城的哪里呢?
地球人都知道,张家在桐城市区有房子,毕竟“六尺巷”故事写着呢。这房子怎么样呢?据说张氏相府占地面积有两万余平方米,府中点缀有“五亩塘”“花厅”“古玉兰树”等,比一般公园还要好。这么说,这个房子还“凑合”,“勉强”也是可以住一住嘛。可是,老宰相就不爱住——住城里,怎么种田?
也是,区区两万余平方米,怎么够老宰相挥洒自己的田园梦想呢?
他早有盘算。早在1681年,张英请假回桐城安葬父亲的时候,才40多岁的他,就规划好养老生活了。
当时康熙皇帝对这位爱卿出手很阔绰,一次性就赏赐了白银五百两、绸缎二十匹,让张英回家敞开了花。“一两银子相当于多少人民币”这类换算,以不同的实物价格为参照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么说吧,在所谓“康乾盛世”,由于粮价相对便宜,一亩良田也就几两银子的事情,至于山场什么的就更便宜了。五百两银子,那能买多少山场、田地,大可以大胆揣测下。
张英在为其父购置了一块上好的坟地后,这笔钱还剩下不少。怎么办?总不能退给皇帝吧?于是,他又买了一块山林。因为这笔钱是康熙皇帝赏赐的,所以将买得的这块山林命名为“赐金园”。
后来,张英官越来越大,工资也越来越高。平常节俭的他,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开销,省下来一点银子就在赐金园边上买田买地,并遥控指挥家里的娃儿们,也就是张廷玉等人积极开展种树开路、挖渠通沟工作,把养老的庄园给安排明明白白。对,是庄园,不是园林,人家想的是“鸡豚畜之于栅,蔬菜畜之于圃,鱼虾畜之于泽,薪炭畜之于山”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自己在朝中为官,见不到老家的庄园怎么办?老宰相就请一位名叫禹之鼎的画家,到自家庄园去采风,画一幅全貌图带来给他看。看过“文物自介书”中有关《先太傅文端公遗像卷》的那期(载于2020年3月30日《安庆日报》)的朋友一定会记得,这位禹之鼎可是誉满京师的宫廷画家。禹之鼎肯千里迢迢到桐城来做这件事,张英的面子可以说非常大,而且可以确定的是,这不仅仅因为他职位高。
至此,我们只能看到老宰相有田园情怀。再者,就是比较省,喜欢购置田产。纵观历史,有类似想法的封建地主有很多,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老宰相与那些封建地主的不同之处。
张英有篇《芙蓉溪记》,就是看过禹之鼎给自己的大庄园绘制的全景图后,写出来的。文章一开头就说:“吾园得平壤之半,不设籓篱,任樵者取径焉。”园子还没住进去呢,就提前讲好了:乡亲们,咱们这园子可没围墙,随便逛。呐,这个呢,就叫大气!私家庄园怎么了,咋就不能方便老百姓走路了?
到了21世纪,老宰相私家庄园的所在地——桐城市龙眠街道双溪村,人们依然口口相传他退休后的形象:这位老人每每在自家庄园散步时,遇见了过路的农夫、樵夫,总会让人家先走。呐,这个呢,就叫“宰相肚里能撑船”!文华殿大学士怎么了,咋就不能让劳动人民先走?
还有一件事。当时的庄园边缘处有一条沟渠。那时候,道路没硬化,靠近沟渠的土路,是很容易塌陷倾斜的。雨天路滑,常有过路行人失足落水。老宰相见状,便自己花钱给沟渠两侧堤坝用石块进行加固,既避免了道路塌陷、行人失足,也保障了周边农田的灌溉。
综上,即便不算上“六尺巷”故事,老宰相的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形象,也都再明显不过了。另外,我们还能看到,这位相爷是懂田园生活的。清泉流淌,稻香飘动,荷风吹拂……这一切不过是田园的表象,真正的田园,在他的心中。
保护人讲文物:
张英是如此喜欢自家庄园的山山水水,以至于去世后依然想留在这里。张英墓,系与其妻合墓,墓地位于桐城市西北7.5公里的龙眠山“金鸡地”(取“金鸡报晓,勤勉侍朝”之意)。其地背枕金鸡山,面对赐金园,两侧小冲相峙,环境幽丽。墓坐西朝东,居高临下,俯瞰添家畈,龙眠河绕山南流,整体面积2000平方米。
“由于历史原因,张英墓及墓区所有建筑包括石坊均遭毁坏。2002年,张英墓享堂复原工程竣工,复建三开间砖木结构硬山式享堂建筑。2021年10月,在桐城市文旅体局和龙眠街道办事处的见证下,由清河张氏后裔张立新夫妇自愿捐资启动张英墓石坊文保修复工程。2022年3月,利用53块老石坊残存构件进行修葺补缺后,古朴典雅的石坊再现于张英墓前。”桐城市博物馆馆长叶鑫介绍,张英夫妇合葬墓享堂维修工程也于近日正式开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享堂破损的小瓦、木门窗防腐、拆换檩条、清理木材面、木架构件防虫防腐等进行维修,整个工程预计一个月时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