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正文

直播带货、打磨景观、发展特色种植……
环天柱山民宿群“转守为攻”发展新业态

  “朋友们,今天介绍的是黄柏羊肚菌,蛋白质含量极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潜山市“海心谷”民宿负责人张家国正在网络平台直播,销售笋干、豆腐乳、腊肉等特色农产品。

  “借助天柱山火热的人气,我的民宿2019年纯收入超百万元,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经营压力很大。我们用直播的方式,展示天柱山美景、美食、美宿,同时销售农副产品,开辟了经营新路径。”张家国说。

  受疫情影响,民宿生意一落千丈,“寒冬”之下,不少民宿从业者也像张家国一样“转守为攻”,主动求变发展新业态,谋划产品升级。

  “现在客人很少,我就打磨民宿景观,规范服务流程。”天柱山竹篱茅舍民宿业主贺燕昌介绍,趁着淡季,将以天柱大峡谷为依托,探索“景区+民宿+商品”的多元化发展方式,谋划向休闲观光、户外运动、亲子研学、土特产品等多业态发展,“让景区‘强起来’、让商品‘热起来’、让民宿‘火起来’。”

  面对疫情,位于天柱山大龙窝索道旁的卧龙山庄,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并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推介,起到很好的带动效果。

  “三年来,女儿通过直播带货方式,不仅销售了农副产品,展示了民宿特色,也让她成了‘网红’,今年暑期基本上是‘一房难求’。”庄主葛结林介绍。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一村美宿负责人丁大为将目光聚焦在本地,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菜品,打造餐饮品牌。

  丁大为介绍,现阶段,疫情下的民宿面临一场“洗牌”,也给经营者们提供一个机会,根据新的定位和消费需求来设计产品。

  近年来,潜山市以“皖美潜宿”为品牌,加速推进民宿产业发展,形成了环天柱山民宿集群,实现了民宿创业、居家就业、乡愁兴业。疫情发生后,“倒逼”民宿加速转型升级,从以“住”为核心,向“民宿+”新业态演变。截至目前,环天柱山民宿共有40家,发展新业态转型的有30家。2022年接待游客8万人,经营收入近1亿元。民宿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6000余人,带动人均增收近3000元。


(通讯员 张泽胜 储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