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正文

一屏观全域 一网管全城
美好生活 安庆有“数”

  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引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出一批企业受益、群众有感的场景应用……近年来,安庆数字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城市大脑“智”变升级

  2020年,安庆在全省率先提出市县一体化理念建设城市大脑,并先后出台《数据资源共享交换规范(试行)》《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应遵循的数据规范、原则和要求,指导全市数据共享接口的建设与设计。安庆市城市大脑项目获得当年“长三角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奖。

  两年来,安庆城市大脑从“城市运行”“社会治理”“便民服务”“政府监管”等领域出发,打造了一批示范场景:在“皖事通办”APP平台不断创新推出高频应用,如“学区一张图”“线上医学影像”“公交慧出行”等;建成“数字金融实验室”,累计为安庆市中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提供15个部门的9亿条数据共享,入驻20家银行机构和1家担保公司,上线100款金融产品,服务企业48305户,促成项目融资需求1430.76亿元。

  “现在的安庆城市大脑不仅实现了‘一屏观全域’,更推进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实现‘一网管全城’。‘大脑’越来越灵活了……”电信数智安庆分公司数字政府事业部经理叶飞说。

  工业大脑让制造“心中有数”

  2020年,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与安庆筑梦园区合作共建“安庆工业大脑”,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自“安庆工业大脑”投入运行以来,已有200多家企业入驻,打造了50余家数字工厂。

  安庆环新AAT公司是一家汽车活塞制造企业,原先设备数据基本停留在车间内。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铸造车间里部署了30余个网关,采集百余台设备及其5000余个采集点数据,基于“工业大脑”建设的铸造车间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工艺、物料、人员、设备统一管理和调度。

  在“工业大脑”的助力下,安庆环新AAT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相较于改造之前,企业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5%、运转率提高了2%,响应速度提高15%,换模效率提高11%,工厂的综合效率提升了10%。

  除了环新AAT“5G+数字车间”,目前,我市已基于“工业大脑”打造安庆一枝梅“5G+数字工厂”、安庆“港华智慧档案”、恒瑞达“5G+智能工厂”、安庆石化“5G+数字工厂”等一批标杆应用。

  5G跑出振兴“加‘数’度”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安庆的重要内容。如今,畅通高效的5G网络已成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太湖县牛镇镇羊河村的5G智慧茶园中,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关联茶树生长环境的核心数据,精准掌握茶叶生长规律;“水肥一体化”子系统则依据上述数据作出施肥、灌溉科学调度。

  羊河村的5G智慧茶园系统于2022年1月份投用,该村党总支书记阳旭林说:“有了5G,我们可以实时查看茶园情况。特别是气象站、土壤墒情站的使用,让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天气、土壤温湿度、营养元素等数据,参考大数据模型,能够更科学合理地对茶园进行管理。”

  2022年以来,安庆积极探寻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动“互联网+”在农村开花结果。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G基站5692个,2022年新增1611个,其中,农村地区新建5G基站713个。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奋力争当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市,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汇聚更多安庆力量。


(见习记者 余永生 赵恒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陈志刚 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