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管理不能在管停间摇摆
最近几年,相关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加强了。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给人一种管管停停、停停管管的印象。回顾新闻,过去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的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报道,也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遗憾的是,这种好景似乎时间不长,风声一过,街头上那些需要治理的现象又回潮了。
现实不尽如人意,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除去人为的安全意识不强外,还有管理上的间歇性松劲。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到电动自行车管理上还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不能一时紧,一时松,给人一种管理摇摆的感觉。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种摇摆式管理,让人产生了某种错觉,并易于形成某种不良的示范与导向。
电动自行车的乱象,也确实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社会共识。共识就是民意。合乎民意的事只有做好,才能顺民意。在电动自行车管理上,需要有韧劲,有长期坚持的意识。久久为功,方可见成效。不能搞刮风运动,常态化的管理才是正道。宣传也是管理的手段之一,同样需要常态化。以常态化的宣传,让骑行安全意识深入人心。每个骑行人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时刻牢记安全意识,更要为自己为他人安全着想。人的自觉行为才是根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根本。
眼下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正在进行中,但愿为期10个月的专项治理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这既是我们的愿望,也是安全出行的需要。相信只要相关部门能持续不断地将专项治理坚持下去,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必要的宣传,再加上大众的配合,现实中电动自行车的乱象一定会大大减少。如此,既给城市形象加了分,也给安全构筑了一道保护屏障。说到底,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一项多赢之举,利己利他,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运行。这样的多赢,又何乐而不为?
下一篇文章:整治有力 跟进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