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解“带娃”之忧 让职工安心上班
工厂车间里有了“爱心课堂”

  “你去写作业,等妈妈工作结束一起回家。”3月13日16时,太湖县百里镇安庆善琼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女职工王芳接孩子放学后,直接将其带到工厂,安顿在车间一楼的“爱心课堂”后,又回到岗位上工作。

22.jpg

  “爱心课堂”的外墙贴着彩色卡通墙纸,房间内放置了20余张桌椅,墙上挂着一台电视,还张贴了装饰画和励志标语,角落的书柜里摆放着近百本儿童读物。如果不是走进车间,很难想象沉闷的工厂内竟有一处如此温馨的地方。

  公司负责人董善华告诉记者,这间“爱心课堂”是根据职工的实际需求建立的。

  2019年,董善华从上海返乡创业,兴办箱包厂。厂内共有160多名职工,女职工占绝大多数。作为家庭的“半边天”,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她们,上班的同时还得兼顾家庭。由于学校放学早于工厂下班,一些女职工为了照顾到孩子,又为了不耽误干活,便把孩子从学校接到厂里、带在身边,找把椅子给孩子趴着写作业后,自己则继续干活。

  此情此景董善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解决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乘着“一改两为”的春风,去年年初,董善华在厂里隔出一间20余平方米的房间,作为“爱心课堂”,专门用于临时安置职工子女。

  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经过现场调研和考察后,县教育局向“爱心课堂”捐赠了课桌椅、图书和电视,董善华自掏腰包购置了羽毛球和球拍,并在厂外搭建了乒乓球台,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可以适当运动。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后被接到“爱心课堂”。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看书,耐心等候妈妈或奶奶下班,学累了便在厂内大院里打球。双休日,这里更加热闹。车间内,一边是职工们埋头工作,另一边是孩子们在“爱心课堂”内学习。

  “最多时有二三十个孩子。”董善华说,他的办公室紧挨着“爱心课堂”,工作不忙时,便化身“托管老师”,时常过来瞧一瞧,维持“课堂”纪律。百里镇中心学校的老师们也主动当起志愿者,闲暇时来给孩子辅导作业难题。

  陈月荣的孙女在上幼儿园,“爱心课堂”建立前,她得提前下班回家带娃,现在,她和厂里的大多数职工一样,开启了“带娃上班”的日子。“钱赚了,娃也带了,‘爱心课堂’很暖心。”陈月荣一个劲儿地称赞道。

  据悉,开设“爱心课堂”的企业,太湖县目前仅此一家。“‘爱心课堂’的开辟得到职工们的热烈拥护,解决了职工们的担忧和顾虑,让他们工作得更加安心。同时,此举也促进了企业的蓬勃发展。”太湖县教育局副局长熊玉霜说。


(全媒体记者 程呈 通讯员 刘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