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宿松县->正文

引进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 年产值超3000万元
苗木产业铺就“绿色”致富路

  3月19日,在宿松县松兹街道的怡花湾花木产业基地,各式各样的花卉争奇斗艳,63岁的村民夏春枝正在大棚内搬运花盆。“从我家到基地不到一公里,每天过来养护花卉有80元收入,既能赚点生活费又能照顾到家里。”夏春枝说。

  该基地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集花木培育、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为一体的花卉苗木现代化基地,也是宿松县单体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近年来,该基地依托本地良好的自然条件,规模化、标准化推进苗木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基地采用“公司+基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脱贫户”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流转黎冲村、牌楼村、万元村三个村山场、荒地共3000余亩,在易扶安置点周边建立2万多平方米的连栋大棚,从事绿化苗木、花卉、盆景、景观树等涵盖100多个植物种类的种苗繁育和造型,年培育、销售花卉苗木100万余株,产值超3000万元。同时,引进先进育苗技术、升级配套设施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在基地大棚内,记者注意到,所有花卉都单独种在花盆内“互不打扰”。基地负责人黎小平向记者解释:“这是我们引进的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相比传统的地栽育苗,容器栽培使苗圃成活率更高、绿化效果更好。可降解的无纺布容器透气性好,规避了塑料容器的缺点,无纺布容器育苗不但出苗质量高、速度快,而且降低了培育成本。”

  随着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品销路成了问题。“产品走不出去,往往我们有苗,但外面不知道。”黎小平说,“为破解这一难题,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路的大型苗木交易中心现已在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完工。今年还将建设一座智能玻璃大棚,智能喷灌、自动控温控湿,实现全年育苗‘不停歇’。”

  此外,该基地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资金、县域结对帮扶资金等,形成固定资产与企业参股经营,产业资金由企业实行保底分红,所得收益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和解决弱劳动力就业。每年可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36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30户脱贫户在基地务工就业,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


(见习记者 余永生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