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禁渔令”落地有声
在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我市全方位开展禁捕退捕法规政策宣传,讲好禁渔故事、畅通举报渠道,大力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目前市禁捕办已成立专班,深入禁捕区开展明察暗访,确保“禁渔令”铁令生威。(《安庆晚报》3月10日)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余种,特有鱼类180余种。但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
竭泽而渔则无鱼,尊重规律则无虞。长江是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保护好长江的野生鱼类,关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未来。为了挽救长江中的生灵,十年禁渔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这既是破解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的生态困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然而现实中,总有一些人缺乏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为了个人私利选择铤而走险。十年禁渔绝非一日之功,需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修复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市是水域大市,有禁捕面积770平方公里、禁捕岸线1234公里,包含165公里长江干流,华阳河干流、皖河干流和菜子湖(长河)3条重要支流及11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难度大。必须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以一抓到底的决心、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织密“责任网”,打击“利益链”,筑牢“监管墙”,通过对非法捕捞、偷钓行为露头就打、绝不手软的态势,全力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确保禁渔铁令落地有声、抓铁有痕,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
下一篇文章:用满城绿意打造美丽安庆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