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生新闻->正文

村民拿租金、村里有分红、企业得厂房、镇里多了产业发展新平台——
“沉睡”集体用地变身“致富园”

  这几天,安徽实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琚贻鹏很高兴:企业搬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园,厂房大了一倍,今年产值将实现翻番。同样高兴的还有桐城市金神镇党委书记张先伍:随着产业园一期项目运营、二期项目开建,经过3年谋划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取得成效,“沉睡”多年的荒地已变成的“致富园”。

  张先伍、琚贻鹏口中的乡村振兴产业园一年前还是荒地。该镇党委政法委员江志平说,这片地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82亩、涉及151户村民,周围被40多家企业包围,长期以来被分割种菜或撂荒;而随着建设用地越来越少,镇上没有扩能空间的企业发展缓慢。

  一面是闲置用地,一面是等待扩能的企业,怎么破解?2020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让金神镇找到了思路,82亩荒地成了“宝贝疙瘩”。“我们一家家沟通,用两个月时间与151户村民签下土地租赁协议。”江志平说,村民每年每亩可获得600元租金。

  地收回来了,怎么用?金神镇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申报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建设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8个村以村集体资金入股、资产入股的形式获取分红收益。去年4月,投资641万元、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的一期项目开建,当年12月投用。“仅一期项目,一年就能为18个村增收38.46万元。”香铺村乡村振兴专员姚娣说。

  一听说村里要建标准化厂房,很多企业都想承租。“这几年发展形势好,但苦于没有发展空间。”琚贻鹏说,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建成后,他租下厂房,边搬边生产,还新招了30多名工人,目前已在走入规程序。正在建设的二期厂房,虽然才刚刚开工,就已经成了“抢手货”,吸引了不少企业“竞租”。

  对于金神镇来说,这片荒地成了产业发展的新平台。“紧盯输送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招引优势项目和企业入驻,我镇将把该产业园打造成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张先伍说。


(全媒体记者 江月 见习记者 王天怡 通讯员 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