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正文

摄影师夫妇返乡转行当果农

  4月30日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当天上午,在城郊皖河农场桃缘水蜜桃基地,带着孩子在此采摘桑葚的市民徐女士说:“前几年我就开始来这里采摘水蜜桃,这一次是在抖音上看到消息说桑葚熟了,我们共有4家人相约一起来采摘桑葚。”

  该基地负责人王富财最近非常忙,皮肤黝黑的他带着大大的遮阳帽,骑着电瓶车在桑葚园与水蜜桃园之间来回穿梭。“基地有100多亩水蜜桃,现在正是给果子套袋的时候,一天有近30名工人在果园里。”王富财说,因为一直忙于给水蜜桃套袋,没有顾上桑葚园里的桑葚,不少已经成熟掉落。

  像皖河农场内许多其他果园一样,王富财的水蜜桃基地通过发展特色种植,走出了一条体验采摘的路子,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充实了农民“钱袋子”。

  “昨天下午,我妻子通过抖音发了一个短视频,说桑葚园的桑葚已经成熟,想来体验桑葚采摘的市民可以过来了。从昨天下午开始,游客就突然多了起来。”在王富财的桑葚园里,游客们正穿梭在桑树之间采摘桑葚,仅4月29日下午采摘的营业额都达到了3000元。

  在返乡从事种植业之前,王富财和妻子宁丽原本在外地从事影楼摄影师,专为顾客拍摄写真。谈到之所以转行搞种植业,王富财说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想回到家乡。

  “2014年我们开始种植水蜜桃,从真正意义上说,直到2022年才开始进入丰产期。”王富财说,在此期间,他做过多方尝试,也遇到了很多挫折。“一开始流转土地准备搞瓜蒌种植,那时候没有经验,短短一年时间就赔了100多万元,后来才尝试种植水蜜桃,另外还种一些枇杷、桑葚等水果作物。”王富财说,为了种出口感好的水蜜桃,100余亩果园里的每一棵桃树上生长的果子他都尝遍了。“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尝,对于那些长出的果子味道不好的桃树,立即砍掉重新嫁接,直到长出口感好的果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我们100余亩水蜜桃终于进入了丰产期,当年收获了15万斤水蜜桃,产值达到了100余万元。”王富财说,今年水蜜桃的产量预计会增长到40余万斤,产值也会上升到200余万元。“因为我们的水蜜桃口感好,今年已经有60亩的水蜜桃被江苏的商人预定了。”

  为了打开水蜜桃销路,王富财和妻子做了不少努力。“我们开通了抖音,我妻子每天都会在抖音上发一个短视频,主要拍摄我们的果园日常。”王富财说,因为两人原本就是摄影师,对于拍摄和构图有一定的心得,抖音短视频拍起来也得心应手。通过网络的推广,基地的水蜜桃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去年水蜜桃成熟的时候,我们在抖音上发了一个果园的短视频,合肥的一个旅行爱好者自己开着房车,根据短视频里的定位信息,来到果园买了5箱水蜜桃。”王富财开心地说道。

  2022年,王富财通过网络等平台,销售了10万余元的水蜜桃,“销售额虽然不算多,但最关键的是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过来体验采摘。”王富财说,2022年产值达到了100余万元,也才刚刚达到收支平衡,“基地每年的人工和地租总共要有50余万元的支出。下一步,我们准备放一些精力到网络平台上去,好好运维一下抖音号等,为基地的水蜜桃打开更广的销路。”


(全媒体记者 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