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看大戏,《挑山女人》温情上演
5月3日晚,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绎的大型黄梅戏《挑山女人》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剧院温情开唱。此次演出系2025年安徽(安庆)“四季有戏”——清明五一演出季演出之一。
黄梅戏《挑山女人》由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生下了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儿,不久后又有了一对龙凤胎。谁知,两年后丈夫离世,婆婆怨恨女人克夫便与他们母子四人断绝了来往。为了抚育三个孩子,她毅然选择了连男人都望而却步的工作——挑山。于是,无论风雨、不计寒暑,女人每天挑着一二百斤的货物,数次往返于齐云山那三千七百级石阶上,至今已有整整十七年……
《挑山女人》虽是移植剧目,但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创排过程中,结合黄梅戏的特色对剧目进行了本土创新,尤其在女性角色塑造上融入黄梅戏艺术特点,并进行现代审美的创新,以婉转唱腔演绎坚韧母性力量,配以舞台设计,令观众沉浸在戏曲艺术的深层感染力。
演出现场,唱到动情处,母子(女)深情令不少观众留下泪水。“非常感人,很适合一家人一起来观看,看到母子(女)三人雪夜上山的时候,我家的小孩给了我一个拥抱。”曹雯萱一家人一起来看戏,“我也想到了我的母亲,希望能有越来越多讲述中国故事,表现中国人情感的戏曲作品。”曹雯萱说。
正值五一假期,剧场内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来安庆怎么能不看一场黄梅戏?真的不负盛名,很精彩的一出戏,非常感人。”五一来安庆旅游的章明昊一家是山东临沂人,“很少听南方戏曲,黄梅戏很接近普通话,又有自己的特色,这出戏也很贴近生活,唱出了真实的感情,为母爱所感动。”章明昊说。
“黄梅戏新编剧目往往都很敢创新,叙事、砌末、唱腔等都突破了传统戏曲的板式,但又不失戏曲的写意和韵味。”从上海来到安庆看戏的赵成明是一名戏曲工作者,从事传统戏曲演奏工作,这次在安庆连看了三天黄梅戏,“黄梅戏在安庆的发展让我看到了一个传统艺术的创新路,这离不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黄梅戏的喜爱和支持,为我们的戏曲创新提供了成功蓝本,黄梅戏在安庆的火热,也让我们在创新路上更有信心。”赵成明说。
从南京来安庆旅游的夏婷婷一家四口,今天抵达安庆,下午去了大南门特色文化街、倒扒狮历史文化街,晚上来看黄梅戏,明天奔赴天柱山,假期最后一天去往岳西。“行程满满当当,安庆可玩的地方有很多,文旅资源丰富。”夏婷婷说,今年国庆节也会来安庆看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