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正文

楼下村民、楼上旅客、住行分隔 走出民宿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宅两院”,上下皆风景

  “独立居住,推窗见景,互不干扰。感觉真不错,有家的味道。”5月17日下午,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黄屋组“一宅两院”民宿“烈勇家”二楼东边套房内,来自湖北的旅客张月金说。

15.jpg

  随着石关乡“清凉经济”走热,近些年来马畈村的旅客多了起来,村内接待能力愈发不足,尤其是住宿方面。为此,马畈村“两委”决定建设旅客接待酒店,可又在村内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上犯了难。

  怎样破局?该村聚焦盘活利用闲置民房,试点“一宅两院”特色民宿,即村集体成立运营公司,租用村民空闲房屋,按照一楼住村民、二楼及以上住旅客的思路改造,形成“楼下村民、楼上旅客,住行分隔、互不影响”的格局,同时楼上还增建如同院落一般的观景平台,打造楼下楼上两个“院子”。

  说干就干。去年7月,村“两委”广泛发动村民参与,但大家积极性并不高。“‘一宅两院’是新事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推行之初阻力较大。”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伟说,经过十余次反复开会、反复上门做工作,以及综合考虑房屋改造便利度等因素,最终确定黄屋组吴烈勇、吴烈华、吴西送三家作为一期进行试点。

  试点民宅定好后,该村筹资260万元,按星级酒店标准改造,建成了8个套间、5个阳台、3个院落、1个早餐厅。村“一宅两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投用的“一宅两院”进行统一运管,所得收益年终分红,其中20%平均分给三户村民,80%在扣除各类运营成本后纳入村集体收入。

  去年10月,该村三户“一宅两院”民宿正式投入运营。吴烈勇妻子刘兰英成了“烈勇家”的管家,负责后勤保障。“仅烧饭这一项,我们老两口一年可赚5万元左右,加上房租和年终分红,一年能赚10万元左右。”刘兰英说。

  今年“五一”前后,该村三户民宿天天客满、供不应求,最近慕名而来的旅客也不少。截至5月17日,已实现营业收入11.5万元。马畈村“一宅两院”民宿行政管家刘文文告诉记者,“据初步测算,一期预计户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以上;二期民宿预计7月底投用。”

  “此举破解了农村建设用地土地受限和农民房屋闲置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农房变客房、农民变管家、田园变公园、资源变资产、乡村变景区。”石关乡党委书记方球说,“一宅两院”民宿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和农产品销售,走出了一条民宿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储昭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