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事评论->正文

治理僵尸车要创新工作方法

  轮胎干瘪、布满灰尘、长期停放、未悬挂号牌等明显弃用特征的“僵尸车”不仅占用公共资源,还影响市容市貌。为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缓解停车位紧张问题,从4月份开始,城区开展“僵尸车”集中清理整治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安庆晚报》5月12日)

  僵尸车的存在,不仅长期占用了公共场地,使得有限的停车资源更加紧张,而且还有损市容市貌,是城市形象上的一大硬伤,对其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很有必要,相信会得到大多数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做好这项工作难度不小,一是要摸底登记,二是要组织力量进行必要的甄别,并联系车主。有的车主好联系,有的车主难以在短时间内联系上。这在客观上给清理整治工作增添了不小的工作量。但是再难,我们也要做好,为市容的整洁,为还有限的停车空间于民。

  这些僵尸车的存在就是一个个堵点。打通堵点,我们要有打硬仗的心理准备。因为僵尸车一定程度上如同非法小广告,往往这边清理了,那边又来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某些原先可用的车辆又会成为新的僵尸车。如果只是一味地清理,容易陷入清理——产生——再清理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僵尸车清理整治上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减少城市僵尸车的存在,还空间于民。一方面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宣传,通过网络、社区等平台,宣传僵尸车的存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以进一步约束车主乱停车乃至弃车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安排与指定集中停放区,让车主自觉地将陈旧不用的车停在该停的地方,避免占用不该占用的公共资源。同时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城管、公安、车管等部门要携手,联合处理此事。

  在城市管理上,僵尸车将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其治理上,要有新的对策,既要集中清理,更要从政策层面上释放管理活力,让车主主动处置好弃用车辆。如此,僵尸车这个城市堵点就有可能被彻底打通,最大程度上还空间于民。


(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