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记者从市金融控股集团获悉,上半年安庆市级担保平台担保规模持续增长,在保余额42.97亿元、同比增长16.5%,创历年新高。(《安庆晚报》7月13日)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一直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市级担保平台将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打通了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翻越融资的“高山”,给他们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庆特色的政府性融资担保路径。
实体经济好,安庆经济才会好。扩大政府性融资对小微企业担保的覆盖面,营造出良好融资生态,必能让实体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当前,既要扩大产品供给,本着“门槛更低、程序更简、速度更快、费用更省、抵押更少”的原则,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园区贷”“园区E贷”“专精特新贷”等系列创新产品,满足不同需求;又要持续优化服务,升级市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增加和优化秒授信、网上审批、投诉举报等模块,与银行APP直接连通,实现三板、四板挂牌奖励、贷款贴息线上申报审批,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提升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
实践已证明,让“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双向发力,方能让“融资担保”行稳致远。一方面,发挥好“有为政府”作用,在各级政府引领、引导下,政府性担保体系依托各地资源禀赋,配合当地产业规划,发挥兴产业、强龙头、聚链条、补短板功能,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发挥好“有效市场”的作用,确保政府性担保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充分竞争,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风险管控是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的“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既要实施“总体风控”,将对单个项目的传统风险防控转向对细分合作机构、细分行业产业、细分额度区间的风险监测预警;又要转换风控身份,发挥银担各自优势,通过错位把关、数据实时共享,构建风险共担、合作互信的银担新模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有切实增强历史担当,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挑战面前迎难而上,才能牢牢把握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主动权,切实为服务安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