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适老化改造”呵护最美“夕阳红”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家里的改造让我的生活更舒服更安全。如果我长时间不出现在客厅,这个传感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8月8日,宜秀区五横乡五横社区陈屋组62岁五保户陈昌和告诉记者。(《安庆晚报》8月14日)
有一种温暖叫“适老化改造”!透过“微改造”的点点滴滴,切实增强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这样的民生工程收获的是一片点赞,托举起老年人稳稳的晚年幸福。
毫不讳言,“适老化改造”是新时代爱老敬老助老的题中应有之义。安庆正迈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老年人居家生活的种种不便和安全隐患,以“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更好的“住有所居、老有所享”,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32名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改造得快一点,关爱得多一些,老年人就能受益得早一点、好一些。由此而言,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专项补贴力度,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改造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根据不同老年群体的个体差异、居家环境和生活习惯,“一户一策”、量身定制,严把施工关、质量关、验收关。
所谓“适老化”,包含两层意思:既要适应老年人生活,更要让老年人有舒适感。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始终秉持工匠精神,拿出绣花功夫,以更多的换位思考、老年视角设计每一处细节,哪怕是一个扶手的高度、一个按钮的尺度、一块面砖的光洁度,都要充分顾及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和便捷程度。要知道,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善举,对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来讲,都是很暖心的。
从老年人的起居、出行、休闲,到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安庆不断顺应需求,增加供给,在“适老化改造”上使出浑身解数。打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堵点,让老年人出行更方便;提升老年食堂的运行质量,让老年人有更可口的饭菜;开设智能课堂,帮助银发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把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放在心中、抓在手里、落在实处,聚焦“急难愁盼”,改善人居环境,彰显人文关怀,才能不断提高这个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适老化改造”好不好,老年人最有发言权。除了要强化入户评估外,还要全方位倾听老年人的呼声,在问题导向中不断改进改造工艺、优化施工方案,构建出“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的养老生态,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