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桐城市->正文

文昌街道:“书记项目”点燃“大棚经济”

  9月初,桐城市文昌街道大石板村两个连栋温室大棚种已售葡萄1.7万斤,销售额达16万元;水产养殖大棚已售成品黄骨鱼约1.5万斤,销售额达20.25万元。种养基地已带动脱贫户8人就近就业,务工总收入6万余元,初步实现了兴一方产业、富一群百姓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村两委主动作为,开拓思路,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集聚设备、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以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为契机,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

  2020年,大石板村争取市级专项资金近50万元,在村域一片闲置土地上建成2个连栋薄膜温室大棚,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大棚建成后,大石板村投资3万余元,完善棚内水电配套设施。今年4月,2个温室大棚分开发包,出租给农户发展种养业。村党总支同时将“温室大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列为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大棚承租人在大棚内栽种葡萄、发展水桶养鱼,预计年产值达90余万元,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25万元。

  据大棚承租人介绍,葡萄大棚年产量约2万斤,预计年产值20万元;养殖大棚共有15个高密度绿色循环水桶,每个水桶直径7.5米,养鱼近28万尾,年产量达4.9万斤,预计年产值70余万元。

  大棚种养业上马后,大石板村两委全程跟踪服务。村党总支组织“土专家”“田秀才”,不定时深入大棚,围绕温度控制、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水质提升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促进种养业提质增效。为解决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村党总支与桐城苏果超市结成党建联盟,共建“红色驿站”,为大棚承租人提供兜底售卖服务,大棚产出的农产品经质量抽检合格后,由苏果超市代售,帮助农户拓展了销售渠道。截至目前,该村党总支已帮助大棚承租人销售葡萄1千余斤,解决了葡萄集中上市时的“销售难”。

  如今,这两个连栋温室大棚生产经营稳定向好,已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聚宝盆”。


(通讯员 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