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经新闻->正文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专注多种粮种好粮
擦亮富锌“金”招牌 大米卖出好“身价”

  9月19日,桐城市青草镇夏星村三星家庭农场办公室电脑前,农场负责人肖明正滑动着鼠标,仔细查看种植基地、烘干车间及大米加工生产车间内的情况。16年坚守,肖明用辛勤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践行着“富锌大米”梦,今年7月他因此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现年64岁的肖明是夏星村人,早年间,他从泥瓦匠成长为青草镇一家镇属企业的项目经理。2007年,看到家乡村庄空心、农民老龄、土地撂荒等情况加剧,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扭转村里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

  这一年,他辞掉项目经理的职务,返回村里成立三星家庭农场,用50万元积蓄流转了1100亩农田。为了改造田块,他东拼西凑了160余万元,并结合镇里的农业项目,清理、新开渠道3万余米,安装小型闸86座,建设中型提水站2座。

  随着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三星家庭农场的亩产一度达到553公斤,纯收入达20万元。初尝丰收的甜头,肖明信心倍增,他决定大干快上,扩大流转面积至4000亩。但由于管理不善加上天公不作美,最多的一年他亏损超100万元。妻子骂、孩子怨、外人笑、自己恼,肖明情绪一度跌到了谷底。

  经过深刻反思和农业专家点拨,肖明意识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科技非常重要。2009年至2012年,他一边压缩流转面积、聘请技术顾问,一边埋头学习水稻绿色种植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将技术贯穿于种、管、收全过程。此后他的水稻单产比流转前增加30%以上,比当地普通农户高出15%……

  青草镇土壤富锌,肖明依托这个优势,聚焦产出富锌大米,注册“香初”富锌大米商标,并成功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桐城市唯一一家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粮食种植企业。他还通过“农场+农户”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水稻面积近万亩,年产优质锌米3000余吨,年产值2400余万元。“富锌米售价4元一斤,相比普通稻米价格要翻一番。”肖明说。

  目前,肖明的流转种植面积稳定在2500亩左右,并建成仓库800平方米、晒场3300平方米、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1座、育秧工厂1座、日产50吨的大米加工厂1座,还购置烘干设备4组,形成了“种植+仓储+加工”的全产业链,更带动一批村民就业。

  “作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我要带动更多的乡亲多种粮、种好粮,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肖明说,还将聚焦富锌这块“金字招牌”,把大米产业做大做强,让大米卖出好“身价”。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