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工程桐城实践调研报告
10月15日清晨,桐城市新渡镇九重村村民汪芳来在浇菜前,先为门前的薄壳山核桃树浇了些水。他家曾经屋前种蔬菜,屋后杂草生。如今,他领到了免费树苗,在房前屋后种了10余棵薄壳山核桃,预计3年后挂果,7年后进入丰产期,按照去年当地薄壳山核桃树的平均收益,达到丰产后,每棵树能为汪芳来增收2000余元。
汪芳来家的新变化,源自安庆市不久前启动的“摇钱树”工程。
8月22日召开的中共安庆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实施“千万工程”开展“百村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决定》,提出大力实施“摇钱树”工程,全面发动农村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栽种银杏、薄壳山核桃、香榧等高效经济苗木。9月22日,安庆市“摇钱树”工程启动暨培训会召开。自此,一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在宜城大地开启。
规划先行优布局
全面启动“摇钱树”工程,即在全市各地发动农村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和庭院,种植高效经济苗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一项旨在全市各地稳步推进的长期工作,如何在空间、时间上科学布局,规划至关重要。
早在今年春季,一场争空间、争效益的植树试点工作便在桐城市初试啼声。根据相关通知要求,桐城市积极对接安徽富美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新渡、青草、双港、范岗四个镇房前屋后合作造林,种植薄壳山核桃7699株;桐城市大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大关镇麻山村合作造林,种植油茶3000株。
继部分试点乡镇首尝“螃蟹”后,桐城市“摇钱树”工程蓄势待发。
9月22日,安庆市“摇钱树”工程启动暨培训会召开后,桐城市立即启动“摇钱树”工程。今年,桐城市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00万元,安排29个行政村实施“摇钱树”工程,种植面积8000余亩。
在空间布局上,桐城市立足前期试点基础,选择3个省级精品示范村、17个省级中心村所在行政村、9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作为首批实施“摇钱树”工程行政村。在时间布局上,桐城市林业局副局长李诚介绍,2024至2027年,将每年安排30余个行政村实施“摇钱树”工程,到2027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预计种植面积2万至3万亩。
因地制宜选好树
“摇钱树”工程不仅可以拓展绿化空间,破解“四旁”闲置土地难题,还可以加快绿色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收获实效,实现富民?因地制宜、适地适种,高质效产生经济价值是关键。
在桐城,薄壳山核桃成为“摇钱树”工程的主要选择。
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方琴介绍,薄壳山核桃在我国引种已有百年历史,从种植实践来看,江淮流域是我国薄壳山核桃主产区,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一些地区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薄壳山核桃可持续结果时间长,系长周期树种,一代人栽树好几代人受益。”余方琴介绍,薄壳山核桃达到挂果期后,用途广、受益期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是契合当下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目前,该公司推广的优良品种嫁接苗栽培技术,可实现三年初果、四年至五年初产,六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150~200公斤,亩产值万余元,结果期可长达80~100年。
“抛开市场的产量都是空谈。”余方琴说,近年来当地薄壳山核桃的统一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20~40元,优质鲜果可以卖到每斤40余元,颗粒大的鲜果甚至能按粒卖,市场前景较好。
“相较于薄壳山核桃这一名称,碧根果这一别称近年来走红网络,在坚果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余方琴介绍,随着碧根果产量的逐年递增,富美达公司将致力提高林产品价值,搭建销售实体店和电商平台,做好一产,并向二产、三产逐步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产业。目前,该企业已推出富锌碧根果鲜食果、碧根果酒、碧根果油、碧根果烘焙果等系列加工产品。
多元投入齐发力
“要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比如对天牛、金龟子等主要病虫害采用人工和物理方法防控,禁用剧毒农药、除草剂。”10月15日下午,桐城市林业局会同基层林业站组织科技小分队,与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走进新渡镇九重村,向村民讲解种植技术。
“摇钱树”工程涉及林业、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工程启动后,桐城市各地各相关部门,包括重点帮扶村的帮扶单位加强对接联系、沟通协调,形成协作共建的强大合力。林业局成立技术指导专班,实行联络员制度;农业农村局将“摇钱树”工程与和美乡村建设、省级中心村庄建设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局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保证工程建设资金……
在乡镇一级,镇村干部和业务人员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掌握“四旁”、自留地、自留山等植树空间和苗木需求以及群众意愿,做到应绿尽绿,并结合实际,提出适合本地、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建设模式,编制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收购。此外,还广泛宣传和动员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据桐城市林业局副局长李诚介绍,为形成齐抓共管、多元投入的良好机制,目前初步确定村级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群众每株交10元苗木费,并负责日常管护,企业提供苗木、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桐城市林业局及龙头企业对开展合作造林的村提供科技包保、上门服务、把脉问诊等“全过程”“保姆式”服务。镇村组织干部开展“行政责任制包保”,负责督促提醒农民保存好苗木、加强必要的浇水、施肥、修枝整形等工作。
功在千秋正繁忙
10月11日上午,走进桐城市新渡镇薄壳山核桃基地,采摘、加工、管护,一片忙碌景象。
在一处林地,村民汪柏松正在除草,“现在不仅在基地务工时和核桃树打交道,回家后也有自己的山核桃树要照顾。”如今,汪柏松在基地务工每年可增收2万余元,此外自家房前屋后种植的8棵薄壳山核桃,丰产期后预计年增收近万元。
在另一处林地,6名村民分成3个小组,分块开展施肥工作。和汪柏松一样,今年,他们也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了薄壳山核桃。
“在村民种树前,这一片住宅和道路之间的空地,虽然时有打理,但依旧杂草丛生,影响村容村貌。”新渡镇九重村党总支书记洪叶灿说,如今村民在空地上种起核桃树,主动打理空地、管护树苗,原本杂乱的空地逐渐美观起来。“环境好了,我们住得也舒服。”10月11日晚饭后,汪芳来在散步时不时走到薄壳山核桃树前仔细观察,“按现在的行情,等结了果子,这一棵树每年能‘长’出千把块钱。”汪芳来笑着说。
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棵棵“摇钱树”种进宜城的农村。“等结了果子。”在村民的期盼中,一棵棵“摇钱树”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