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需要更多细节支撑
这样的“孝心车位”留得好!对于在全社会倡导爱老敬老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从现实来看,它是我们关爱老人的一个切实有效举措。
日常中,环顾我们的周边,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仿佛不经意间,老年人越来越多。这既是老龄化社会的一种体现,也是年轻人渐长后离家所带来的“空巢”现象的具象表现。提倡敬老爱老,要求子女们常回家看看,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社会也得为子女们常回家看看提供某些现实的便利。这种便利的提供既让子女的回家之路尽可能地方便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人性化关怀。
这些年,面对社会老龄化,我们在关爱老人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但从现实来看,我们所做的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关爱老人从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主题再宏大,也是由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现实需求所组成。把现实中那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需求解决好了,关爱老人的问题也就会得到相应的解决,社会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和谐。
换言之,关爱老人看似主题宏大,实质上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为关爱老人提供更多的细节支撑。比如在小区里专门辟出“孝心车位”,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细节。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倡导意义,也为回家看望老人的子女提供了便利。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方面它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关爱氛围。
老人是家中之宝。现代社会老人一般不缺吃穿,缺的是精神上的赡养。尤其是独居“空巢”老人,他们对精神的需求更是强烈。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老人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抚慰,它能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对未来产生更积极的期盼。老人们的幸福,往往就在这种期盼中得以延伸。
由此,在关爱老人上,我们既要提倡子女常回家看看,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同时社会也要拿出更多的实际举措,从细节上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这方面我们要积累经验,在不断的探索中丰富关爱细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具体而微小的关怀,以适应快速到来的社会老龄化。